王瑞光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物理系更多>>
发文主题:全反射阳极灵敏度背散射等离子体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核技术》《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阳极真空弧基本现象及理论分析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0年第3期185-188,共4页王瑞光 贺秉庚 青心 张志友 
依据阳极真空弧实验事实叙述了阳极弧的形成过程中所观察的基本现象 .应用等离子体输运理论和Boxman Goldsmith模型 ,对这一放电过程进行了分析 .通过弧等离子体特性的测量 。
关键词:阳极真空弧 等离子体 阳极斑 真空电弧沉积 
全反射X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被引量:3
《核技术》1997年第1期1-5,共5页刘恺 郑素华 王瑞光 张郁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简要地介绍了全反射X荧光分析技术和一台小型全反射X荧光分析装置。这台装置的最低检出限对于Co元素在Cu靶X光管激发下是7pg,对Sr元素、Mo靶是30pg。对自来水,海洋动物、头发等进行了应用分析实验。
关键词:全反射 X荧光 多元素分析 XRF 
阳极真空弧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1
《真空科学与技术》1996年第4期296-298,共3页王瑞光 宋世战 
介绍阳极真空弧设备和现象。对弧等离子体特性、阳极的蒸发和起弧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在25A弧电流下,电子温度0.4~0.7eV,电子浓度1015~1017m-3,离子通量1018~1020m-2s-1。
关键词:阳极斑 等离子体沉积 背散射 
一台小型全反射X荧光分析装置的研制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6年第2期32-36,50,共6页田宇纮 王瑞光 刘恺 郑素华 王景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介绍了全反射X荧光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一台小型全反射X荧光装置对原样人发、考古样品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灵敏度达几十pg~pg级.
关键词:全反射 灵敏度 相对荧光强度 X荧光分析仪 
小型高灵敏全反射X荧光分析仪的研制被引量:2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6年第3期158-163,共6页田宇纮 王瑞光 王志国 刘恺 郑素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制出一台由双激发源、双二次全反射光路、样品传输和真空系统、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组成的小型低功率高分析灵敏度的全反射X荧光分析仪。在Cu靶、Mo靶和W靶(L线系)X光管激发下,分析灵敏度依次为0.007ng、0.05n...
关键词:双二次全反射 双激发源 全反射 X荧光分析仪 
全反射X荧光分析技术研究被引量:6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5年第5期265-269,共5页田宇纮 谭继廉 郑素华 王瑞光 刘恺 潘晓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建立了全反射 X 荧光分析技术,采用了特殊的全反射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初始射线。使在小柬流条件下。达到较高的探测灵敏度。对二次全反射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合适的结构。对钼激发和铜激发全反射形成的条件和高能切割现象进...
关键词:全反射 高能切割 薄样技术 灵敏度 多元素分析 
全反射X荧光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2
《核物理动态》1995年第3期34-39,共6页田宇紱 王瑞光 谭继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近年来,全反射X荧光分析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从表面及近表层微量、超微量元素分析发展到结构、深度及深度分布的探测.其检测限已达pg级,硅片杂质检测限达108atoms/cm2.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理论、特点、国内外最...
关键词:全反射 微量分析 X荧光分析 
阳极真空弧沉积膜的背散射分析被引量:1
《表面技术》1995年第3期35-37,共3页王瑞光 
通过对阳极真空弧沉积膜的背散射分析,测出沉积膜中阳极材料W含量不大于0.04%,得出了起弧条件与W蒸发量的关系。
关键词:背散射 真空弧沉积 沉积膜 阳极真空弧沉积 
阳极真空弧沉积装置及弧特性初步诊断被引量:1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4年第2期23-27,共5页王瑞光 苏晓东 
介绍一种新的真空弧沉积实验装置。在15~40A的电流范围内,对A1弧等离子体的特性进行了初步诊断。在25A弧电流下,电子温度为0.4~0.8eV,电子浓度为1015~1017m-3。
关键词:阳极 真空弧 沉积 等离子体 薄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