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丽

作品数:6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油茶籽油茶籽油贮藏活性成分精炼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工程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食品工业科技》《中国油脂》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采收期和处理方法对油茶籽及其油脂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6
《中国油脂》2017年第4期20-23,46,共5页王亚萍 费学谦 石晓丽 叶小飞 郭少海 罗凡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2GB24320593)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处理方法油茶籽及其油脂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油茶籽成熟过程中营养物质积累变化的动态规律,确定了适宜的采收期和适宜的采后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及相似气候区,普通油茶籽以10月末采收为宜;过早采...
关键词:油茶籽 采收 处理 营养品质 活性成分 
适宜含水率保持油茶籽贮藏品质被引量:13
《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第4期256-261,共6页王亚萍 石晓丽 姚小华 费学谦 郭少海 罗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57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资金(CAFYBB2014QB036);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1R50031)
为了确定油茶籽贮藏适宜的含水率,研究了在4℃,不同含水率(7%、10%、13%、16%、20%)油茶籽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较低的含水率能较好保持油茶籽的贮藏特性及营养品质。其中,含水率为7%的油茶籽贮藏效果较好,但与10%处理效果差...
关键词:水分 贮藏 品质控制 油茶籽 
不同精炼程度油茶籽油储藏品质变化研究被引量:7
《中国粮油学报》2015年第3期51-54,58,共5页石晓丽 王亚萍 姚小华 仲山民 费学谦 任国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2GB24320593);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2010SY01)
为了阐明不同精炼程度油茶籽油在储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并为油茶籽油储藏技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同一批油茶籽压榨制取4种不同精炼程度油茶籽油,研究了储藏期间油样的质量安全指标与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储藏期间...
关键词:油茶籽油 精炼程度 储藏 理化性质 
冷藏条件下不同状态薄壳山核桃的品质变化研究被引量:1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1305-1309,共5页常君 王亚萍 姚小华 任国平 石晓丽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3BAD14B0104);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C12904-13)
以薄壳山核桃坚果为试材,分别将带壳薄壳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半仁、薄壳山核桃碎仁于4℃条件下贮藏,研究了贮藏期间薄壳山核桃仁的品质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的总脂肪含量、γ-生育酚、碘值、不饱和脂肪酸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 冷藏 脂肪酸氧化 
制油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及活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20期291-294,共4页石晓丽 仲山民 姚小华 王亚萍 费学谦 任国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2GB24320593);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2010SY01)
研究了普通螺旋榨、溶剂浸提、包饼液压和快速液压4种制油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及营养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制油方式中,快速液压榨所得油的酸值与过氧化值最低,普通螺旋榨的最高。快速液压油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含量最高,为82.85%...
关键词:油茶籽油 制油方式 品质 活性成分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山核桃油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中国粮油学报》2013年第8期37-40,共4页仲山民 常银子 仲怿 竺媚筠 郑剑 高前欣 石晓丽 任国平 
以我国特有的优质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山核桃为原料,采用先进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山核桃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的油脂与传统工艺提取所得的山核桃油进行了品质比较,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来提取山核桃...
关键词:山核桃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油脂 提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