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如拉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昌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概念隐喻分析概念隐喻日本动漫大学日语教学设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中华少年》《现代商贸工业》《北方文学(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课程思政”的日语课程设计——以《ゴミの減量化》为例被引量:3
《现代商贸工业》2023年第2期231-233,共3页萨如拉 
本文以《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三册的“ゴミの減量化”为例探讨了《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设计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通过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将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大学日语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浅析日语二外教学与文化导入
《中华少年》2016年第30期71-72,共2页萨如拉 
引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理解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很难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想学好一门外语就须深入理解本国家的文化习俗。基于文化的语言才是牢固的。本文分析了日语二外教学的现状,指出了二外教学中文化导...
关键词:日语教学 文化导入 教学效果 文化交流 导入文化 文化知识 语法讲解 语法基础 拟态词 任课老师 
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精神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2期101-102,共2页萨如拉 
日本是动漫大国,动漫产业是引以为自豪的文化产业。动漫故事中的令人感动,令人悲伤,令人感到温暖,令人捧腹大笑的画面都是通过作品本身传递给人们,让大家享受其中的乐趣。本文浅析了日本动漫中出现的崇拜大自然的精神以及集团意识...
关键词:日本动漫 崇尚自然的精神 集团意识 报恩于万一 
印度题材小说中的殖民者形象比较研究
《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11期58-58,共1页孙磊 萨如拉 
昌吉学院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项目名称: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印度形象研究(编号:2014SSQD008).
吉卜林和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家中有关印度书写的两位重要作家。本文从比较吉卜林和福斯特对印度不同时期殖民官员的描述为切入点,以后殖民理论为研究基础,尤其是小说中流露出来的对帝国主义的态度及白人作家本身对东方存在的偏...
关键词:印度题材 东方主义 殖民者 
从动漫看日本文化性格——以《圣斗士星矢》为中心
《昌吉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78-80,共3页张茂增 萨如拉 赵付立 
日本是动漫大国,多年来在动漫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日本,动漫已深入国民心中,反映着日本的文化性格。本文从日本动漫的影响出发,并以《圣斗士星矢》为中心,对动漫故事人物与日本文化性格的关系进行探析。
关键词:日本动漫 圣斗士星矢 日本文化性格 
大学日语视听教学模式的改革分析被引量:2
《学园》2014年第15期72-73,共2页萨如拉 张茂增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学日语视听说教学不仅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而且日语视听教学的内容富于文化性、教学过程富于社交性显得尤为明显。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资源,从而提高日...
关键词:教学模式 多媒体 网络 电影 
提高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北方文学(中)》2014年第2期217-218,共2页萨如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多掌握几门外语是必然的事。所以很多高校开设了二外课程。其中日语是二外首选课程。但授课时间短,语言习惯与学生所专业不同等,使二外日语教学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用个人的角度探讨了问题...
关键词:二外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网络流行语“×哥”非范畴化分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66-68,77,共4页罗芳春 萨如拉 
2012年昌吉学院院级课题:"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多模态分析";课题批准号:2012YJYB006
非范畴化指在某种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中典型特征的过程。网络流行语"×哥"是一种典型的非范畴化现象,其非范畴化包括三个方面:结构的非范畴化、语体的非范畴化和语义的非范畴化。"×哥"族词语中,其结构出现多样化、搭配不稳定...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非范畴化 “×哥” 
经济语篇中“经济运行是健康状况”的概念隐喻分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12-14,共3页罗芳春 萨如拉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只要有语言和思维就会出现隐喻现象,所以隐喻会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语篇、股市报道和文学作品中。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尝试着分析英文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使用。英文语料来自Chin...
关键词:经济语篇 概念隐喻 
英语表达中“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分析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96-97,100,共3页罗芳春 萨如拉 
隐喻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中最普遍的隐喻,人类会用熟悉的动物的特性来更好地认知人的特性,"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人的外貌像动物、人的行为像动物、人的声音像动物、人的性格...
关键词:人是动物 概念隐喻 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