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路

作品数:8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网络心理咨询来访者心理援助以学生为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与健康》《高教学刊》《科教导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心理援助服务体系的构建被引量:9
《高教学刊》2021年第4期85-88,共4页赵嘉路 周晨琛 熊明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年龄和互动模式对离异家庭中个体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编号:SZ20191000500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一般项目“系统生态理论视角下研究生专业认同与其导师关系的相关性研究”(编号:SM201910005007)。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针对大学生的4个现实心理困境,结合现实工作的探索,本研究构建了“3+4”高校心理援助服务体系,为心理育人工作在重大疫情特殊时期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关键词:常态化疫情防控 高校 心理援助服务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7期9-12,共4页赵嘉路 安哲锋 
北京市教工委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引导对策研究(BJSZ2019ZL02)。
心理健康课程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的重要阵地。北京工业大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以大学生心理适应指导必修课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基础餐。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体系构建 
女性坐月子的文化传承被引量:2
《科教导刊》2020年第7期162-164,共3页赵嘉路 贾晓明 
本研究考察"坐月子"这一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是否得以传承,如何传承以及传承的特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中国女性坐月子具有普遍性,通过"坐月子"实践着中国生育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而在传承过程中受代际影响和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很小,但深...
关键词:中国女性 坐月子 文化传承 
促进博士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究被引量:17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年第2期54-59,共6页赵嘉路 贾晓明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一般项目“系统生态理论视角下研究生专业认同与其导师关系的相关性研究”(编号:201910005007)
采用半结构访谈对14名在读学术型博士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得出四个促进博士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构建出促进博士生专业认同的模型。研究发现,读博基础、内部影响因子、外部影响因子、博士身份认同是博士生专业认同的重...
关键词:博士生 专业认同 促进 影响因素模型 
想说“不”,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心理与健康》2019年第6期72-73,共2页赵嘉路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很不情愿,但却仍然答应了对方的请求,比如同事拜托你帮忙分担任务;在一个令自己感到不适的场合中,如果找不到恰当的借口离开,就只能留下备受煎熬,甚至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了借口,也总自认为是漏洞百出的;
关键词:拖延时间 自我价值 
即时网络心理咨询的过程-效果模型初探:对来访者的定性研究被引量: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第11期838-845,共8页赵嘉路 贾晓明 
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9BAI77B07)
目的:探索来访者在即时网络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主要转变,得出网络心理咨询的过程-效果模型。方法:选择3例即时网络心理咨询个案的来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来访者在咨询初期、中期、结束进行过程访谈,采用共识性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文本...
关键词:即时网络心理咨询 过程-效果 定性研究 
电子邮件心理咨询的治疗性回复模型与技术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6期834-837,共4页赵嘉路 贾晓明 徐琳 周玥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十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的规范与示范研究"(2009BAI77B07);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的:探讨电子邮件心理咨询的治疗性回复的模型、技术特点及难点。方法:对8例邮件求助个案进行治疗性邮件回复,并对咨询文本、求助者反馈评估文本进行分析。结果:①治疗性邮件回复分为四个阶段:连结、理解、重构、行动;②各个阶段的特...
关键词:电子邮件心理咨询 治疗性回复模型 实证研究 
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需求分析及应对被引量:5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11-14,共4页赵嘉路 周玥 徐琳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计划(2010.3~2011.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需求,并探寻如何应对这些需求。方法:问卷调查法,透过网络采取滚雪球方式抽取二十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论:①大学生已经使用和更多期待使用网络心理咨询;②提高网络心理咨询的专业...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心理咨询 需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