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

作品数:39被引量:1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保护《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公益诉讼网络犯罪腐败犯罪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丛》《教育文化论坛》《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的内涵及其刑法保护思考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5-105,共11页魏红 张奎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逐渐成为新型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与“算法”“数据”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随着“算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与应用的扩展与深入,“算力”的内涵由最初的单一计算能力,逐渐演变为囊括计算能力、计算效率、数...
关键词:“算力” 综合性资源体 侵害“算力”行为 多重性保护 
我国性侵害犯罪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之展望被引量:7
《行政与法》2020年第10期105-113,共9页魏红 
我国《民法典》对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期间起算时间予以特殊规定,并对实施性侵害等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行为的监护人可以撤销其监护资格,体现了私法对未成年被害人权益的特殊保护。在传统刑事法律关系"犯...
关键词:性侵害犯罪 未成年人优先 隐私保护 精神损害赔偿 
生态修复刑事司法判决样态实证分析——以清水江流域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司法惩治为例被引量:6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04-116,共13页魏红 邓小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16ZDA156);贵州省教育厅2018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西南山区环境犯罪惩治研究——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中的运用”(2018jd020)。
生态修复是环境资源犯罪实现恢复性司法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西南地区的清水江流域环境资源犯罪生态修复司法实践中,呈现出犯罪数量总体增长、类型相对集中,司法修复措施种类众多以及刑事处罚轻缓等特征。生态修复司法样态主要包括“从轻...
关键词:生态修复 破坏环境资源犯罪 清水江流域 实证分析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内源性资源当代价值研究——以绿色犯罪学为视域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21-27,共7页魏红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项目编号:16ZDA156);贵州省教育厅2018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西南山区环境犯罪惩治研究——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中的运用(项目编号:2018jd020)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及一切生命体权利和安全的绿色犯罪学立场出发,面向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资源,从“万物平等”原始自然观、“敬畏自然”自然崇拜以及尊奉“和谐共生”的民族习惯法中发现并提炼民族生态伦理...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 绿色犯罪学 生态正义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恢复性司法中民族习惯法时代价值践行——以西南少数民族山区环境资源犯罪防控为切入点被引量:5
《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魏红 
贵州省2018年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基地课题"西南山区环境犯罪惩治研究--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中的运用"(项目编号:2018jd020)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经验的结晶,也是对未来的共识。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与恢复性司法理念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民族习惯法对于恢复性司法的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具有积极性价值。在西南少数民族山区环境资源犯罪防控中,以新型村...
关键词:恢复性司法 民族习惯法 西南山区 环境资源犯罪 
强奸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1
《行政与法》2018年第5期103-114,共12页魏红 方庆展 
贵州省法学会重点调研课题"贵州省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T201401(Z);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案例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JJG201604
近年来,我国强奸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持续飙升,犯罪形势严峻。受人口婚姻挤压、就业压力、教育普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综合影响,强奸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网络约会强奸等新型犯罪形式将迅速增加,中西部地区仍将是...
关键词:强奸未成年人犯罪 网络约会强奸 社会控制 自我控制 情境预防 
论民族习惯法在刑事和解中的价值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第6期50-59,共10页魏红 
贵州省法学会重点调研项目<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研究>(KT20140)
刑事和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司法模式,能够实现恢复性司法追求的实质性正义;而深受熟人社会结构影响的民族习惯法,其诉讼文化影响人们往往以实质理性的和解或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最终选择;民族习惯法与刑事和解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通过...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 刑事和解 恢复性司法 纠纷解决 
从民族习惯法视角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被引量:4
《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9期39-43,共5页魏红 
贵州省法学会;贵州省政法委重点调研项目"贵州省性侵未成年女性犯罪情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KT201401[Z])的阶段研究成果
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民族地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高发趋势,犯罪行为具有反复性、长期性、非暴力性与受害对象特定化,并且犯罪呈现高暗数以及案件处理具有民间性等特点。分析认为传统社会控制式微是犯罪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民...
关键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民族习惯法 民族伦理道德文化 社会控制力 犯罪预防 
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预防探析被引量:3
《行政与法》2016年第9期57-66,共10页魏红 耿琳琳 
贵州省法学会重点调研课题"贵州省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T201401(Z);贵州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教学重点课题"贵州高层次刑事法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黔教研合JG字[2013]002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象越来越呈现出高发、频发的趋势,如何有效地预防此类犯罪已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社会支持理论角度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现象可以发现,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监护人监护能力有限、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社会关爱...
关键词:社会支持理论 农村留守儿童 犯罪预防 
遏制中小学师源性侵害的困境与突破--以情境预防为视角被引量:8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年第4期53-61,共9页魏红 孙祥淞 
贵州省法学会2014年重点调研课题“性侵未成年女性犯罪情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KT201401(Z));贵州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贵州省高层次刑事法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黔教研合JG字【2013】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小学师源性侵害犯罪具有案发率高、在性侵类案件中所占比重大、农村地区多发、受害人数多、年龄低、遭受性侵持续时间长的特征。同时,中小学师源性侵害还面临着前期社会预防不足、后期刑事惩罚不力的困境。情境预防通过对师源性侵害...
关键词:中小学师源性侵害 性侵 情境预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