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如敏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乔治·艾略特大学英语哥特小说简·奥斯丁心理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幽灵舞翩跹:伊迪斯·华顿个体化历程的哥特式书写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黄如敏 
哥特小说创作贯穿华顿40多年的职业生涯,既记录她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想与技巧,又展现其日臻成熟的女性自我认知。华顿哥特小说的叙事主体经由在沉默中消失的淑女到在逃避自我中迷失的懦弱男性终至成长为人格完整的成熟个体,他们随着...
关键词:伊迪斯·华顿 个体化历程 哥特小说 荣格 
伊迪丝·华顿哥特小说中女性自我意识根源探究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151-160,共10页黄如敏 
哥特小说创作贯穿了华顿40多年的创作生涯,它们蕴含了华顿思想上最深刻、情感上最强烈的女性自我认知。哥特小说这一19世纪的边缘文类让华顿得以借助鬼怪幽灵的魔幻力量突破理性的极限,说出关于愤怒、死亡、恐惧,尤其是女性和男性的本...
关键词:哥特小说 伊迪斯·华顿 自我意识 贱斥 
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可行性实践研究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9期71-73,共3页黄如敏 
福建省教育厅2020年度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外语教改专项)“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可行性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ZW20018)”研究成果。
作为高校的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多、历时长、覆盖面广,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能够发挥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在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传递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以英语新闻为主体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设计研究被引量: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85-87,共3页黄如敏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0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以英语新闻为主体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设计研究(编号:202007201)”阶段性成果。
探索并分析“以英语新闻为主体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具体设计步骤及实践结果。教学实践表明:英语新闻是一种特别适用于网络教学的英语教育资源,它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求,有助于学生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并且适合循环学习。此外,它的即...
关键词:英语新闻 大学英语 网络课程设计 
乔治·艾略特《丹尼尔·德隆达》双性同体女性主义倾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756-759,共4页黄如敏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13245S)
《丹尼尔·德隆达》是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她唯一一部以创作年代为背景的小说。荣格原型理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文学观为解读小说人物形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小说主人公丹尼尔和他母亲利奥诺拉身上带有超越形而上...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丹尼尔·德隆达》 双性同体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论《丹尼尔·德隆达》中的两性对抗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74-79,共6页黄如敏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乔治.艾略特动态发展的女性主义思想"(JA13245S)
在乔治獉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中,两性之间的对抗贯穿始终,然而渲染对抗并不是艾略特的目的,她只是借助于这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对人性进行剖析,对社会进行鞭笞。本文以小说中三个主要家庭中存在的两性对抗及其...
关键词:《丹尼尔·德隆达》 两性 对抗 
《丹尼尔·德隆达》中女性人物的双重象征被引量: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黄如敏 
《丹尼尔·德隆达》是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其以格温多琳为代表的女性人物的成功塑造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称赞。艾略特通过真实的描述,阐述了初步具有女性意识的现代女性在主观精神世界里是如何经过痛苦的自我解剖,逐步完成对自己...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丹尼尔·德隆达》 女性人物 象征 
简·奥斯丁与乔治·艾略特小说思想之比较被引量: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黄如敏 
泉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简.奥斯丁与乔治.艾略特小说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08SK11)成果之一
简·奥斯丁与乔治·艾略特都以女性特有的目光来审视社会现实,生动描绘女性在男权统治社会中的坎坷命运,并深刻地揭示了妇女的心理情感,开创了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新纪元。但是,相比而言,简·奥斯丁小说中体现出的妇女观、社会观...
关键词:简·奥斯丁 乔治·艾略特 思想 英国女性小说 
解读《丹尼尔·德隆达》的实验性被引量:2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黄如敏 
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是处于创作巅峰时的一次大胆创新。艾略特第一次将对犹太民族的同情心和更为宏大的历史、政治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提升了小说的道德主题。小说中精湛的心理分析、象征主义的运用、反传统...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丹尼尔·德隆达》 犹太主题 心理分析 实验性 
史蒂文顿:造就天才作家奥斯丁的摇篮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79-82,共4页黄如敏 
奥斯丁的故乡史蒂文顿位于英格兰南部的汉普郡,在奥斯丁年代它是英国最繁荣、最稳定的乡村之一,以乡绅为主导的中产阶级文化氛围浓厚。长期生活于此使得奥斯丁对乡绅社会的价值体系、人际关系和思想感情的基本特征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认同...
关键词:奥斯丁 史蒂文顿 乡绅 写作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