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荣生

作品数:11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陌生人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实习支教意识形态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科学辑刊》《伦理学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道德与文明》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教育厅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与以人为本被引量: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8-23,共6页乔荣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成果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2MK021)
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
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中国化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的新探索——《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评介
《哲学动态》2012年第12期96-97,共2页乔荣生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是我国理论界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是其中最重要、最核心和最关键的一环,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创新 创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1世纪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评介 理论创新 
意识形态与社会建构:在不可能与可能之间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5期11-15,共5页李西祥 乔荣生 
拉克劳提出了社会不可能的论断,在他看来,传统的结构主义的总体系统性的社会是不可能的,社会是差异的无限游戏,社会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话语。齐泽克则进一步用精神分析的征兆理论解释了社会不可能性,指出征兆是社会不可能的实证化的外...
关键词:意识形态 社会建构 不可能性 可能性 
自由时间:衡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与尺度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2年第4期182-185,共4页乔荣生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研究>(HB12MK021)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理论界过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上,不仅对"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不够,而且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问题"缺少...
关键词:马克思 自由时间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尺度 
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3期18-23,共6页乔荣生 李西祥 
2009年度河北省教育厅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维度研究>(S091304);2007年度河北师范大学科研青年基金项目"河北师大顶岗支教工程;理论研究"(W2007Q16);2006年度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与当代社会>(W2006B10)的阶段性成果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具有深层理论渊源上的关联性。解放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构成了沿着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继续前进的...
关键词:解放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模式 
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辩证法被引量:1
《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5-12,共8页乔荣生 李西祥 
2006年度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与当代社会"(项目号:W2006B10);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HB09BZX004)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辩证法理解有三种范式即认识论范式、方法论范式、本体论与世界观范式,但是,大部分理解却忽略了第三种理解范式。从本体论与世界观维度重新理解与阐释辩证法,是我们创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作为马克...
关键词:本体论 世界观 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公德:个人行为与公共生活和谐的基石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2期111-114,共4页乔荣生 陈曦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W2006B10);河北省教育厅课题(S091304)
现代社会,由于介入公共生活的人员成分复杂,目标和价值追求各异,彼此间的矛盾冲突难以避免。社会公德向个人提示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存在,并强调这种存在的不容忽视性,提升个人对"公共性"的道德认知;通过内化为公众的道德心理标尺,借助舆...
关键词:个人行为 公共生活 社会公德 和谐 
实习支教的实践性培养思想溯源被引量:7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乔荣生 程浩 
河北师范大学科研青年基金项目"河北师大顶岗支教工程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W2007Q16)
针对实习支教思想基础进行追溯与分析,通过厘清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出实践性培养思想正是实习支教施行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实践性培养思想在古今中外的产生、确立与发展的整理分析,梳理了实践性培养思想作为实习...
关键词:实习支教 实践性培养 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 
试析个人品德建设的方法论问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78-81,共4页乔荣生 王建刚 
河北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W2008Y4)阶段性成果
个人品德建设的方法论即作为认识和完善公民品德、实现特定道德价值目标的普遍性方法,主要包括认识方法论和实践方法论。前者是对我国现阶段公民品德的总体状况的认识、评判和理论反思。后者就是将公民品德建设的方法论知识与个人的生...
关键词:品德建设 道德认知 创造性实践 方法论 
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被引量:38
《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1期17-20,47,共5页程立涛 乔荣生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HB2009G10)
我国社会结构的当代转型以及"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从根本上需要新的伦理——"陌生人伦理"作为支撑。它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伦理诉求,一种全新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方式。市场、贸易和契约等现代化动因,借助"由熟变生"和"...
关键词:现代性 陌生人 亲近性道德 陌生人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