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卫海

作品数:57被引量:19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儿童集体记忆记忆监测记忆提取诱发遗忘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天津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释与选择操纵对选择偏好变化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3期157-165,共9页唐卫海 胡俊 王化梅 刘希平 
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CBE210077)。
基于选择盲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解释和选择操纵对偏好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解释对选择偏好的影响表现为选择扩散效应;选择操纵对选择偏好的影响表现为产生偏好反转的趋势或偏好反转;解释在选择操纵中对选择偏好的影响表现为对偏好反...
关键词:解释 选择操纵 选择偏好 偏好反转 
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7-118,共12页唐卫海 马嘉翊 刘希平 李海南 
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CBE210077)。
研究首先以问卷调查方式测量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元认知、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其次以干预方式分别操纵数学元认知和数学自我效能感,探究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自我调节学习模型(Me-Agency-Possible selves Model,...
关键词:数学元认知 数学自我效能感 数学学习 初中生 
儿童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发展特点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储月 刘希平 徐慧 唐卫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21YJA190008)。
为了考察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是否存在于儿童群体中,研究选取了9~12岁儿童各30名,以30名大学生作为成人对照,考察了儿童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发展特点。实验为5(年龄:9岁、10岁、11岁、12岁、21岁)×3(项目类型:Rp+、Rp-、Nrp)...
关键词:儿童 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 抑制机制 
利用劳动课程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尝试——来自团体积极行为塑造的证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05-112,共8页刘希平 徐晓媛 马丽 张飞 徐慧 刘珠敏 唐卫海 王含雅 
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新时代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研究”(ABE210004)。
为探究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使用实验法,对天津市某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进行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实验组在规定时间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教学工作。劳动教育的课程按照团体积极行为塑造的思路进行设计。利用...
关键词:小学生 劳动教育 综合育人 团体积极行为塑造 
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劳动能力的培养——基于积极行为塑造的视角被引量:7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76-81,共6页刘希平 徐慧 郝卫红 唐卫海 
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新时代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研究”(ABE210004)。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促进小学生的生理发育,对推动其认知发展、性格培养和社会化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但在实践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学业,轻劳动""重理念,轻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 劳动教育 积极行为塑造 
幼儿在不同规范标准下的意图判断:“副作用”效应被引量:1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年第2期237-243,共7页刘希平 云薏霏 柴凯轩 李楠 唐卫海 
在幼儿对主人公的行为意图做出判断后加入奖惩任务,用意图“有无”判断和星星分配的数量作为考察“副作用”效应的指标,探讨幼儿在不同规范标准下能否利用理性策略对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断。结果发现:(1)幼儿对带来积极和消极“副作...
关键词:副作用效应 意图判断 规范标准 理性推理 
家庭对儿童个性与社会化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心理学进展》2020年第7期923-928,共6页覃椿惠 唐卫海 
儿童个性与社会化发展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因素中家庭结构、抚养方式、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对儿童个性和社会化的影响,希望每位父母可以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儿童发展关键期采取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家庭 个性 社会化 家庭教育 
内隐觉察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特征
《心理科学》2020年第3期578-585,共8页刘希平 向往 唐卫海 
天津师范大学全国社科重大课题培育课题“集体记忆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的资助。
变化盲视是指在某些条件下人们往往觉察不到视觉场景中实质性的改变。最近研究表明,变化盲视发生时个体虽然不能有意识地报告变化,但却能无意识地对变化刺激进行加工和反应,也就是产生了内隐觉察。内隐觉察能够引导注意、影响反应速度...
关键词:变化盲视 变化觉察 内隐觉察 
选择盲中的变化觉察和偏好变化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69-75,共7页唐卫海 王晨艳 丁姝文 刘希平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JX15-017)。
通过控制表征时间进行实验,研究表征程度对选择盲的影响及选择盲中的偏好变化。结果发现:表征时间为4秒时的即时觉察率显著低于表征不限时条件下的即时觉察率;在限时4秒和不限时的条件下,操纵组的评定等级差和选择一致率均显著低于非操...
关键词:选择盲 表征时间 选择偏好 
小学生预见性偏差及其削弱被引量:1
《心理科学》2019年第5期1148-1154,共7页刘希平 张胜男 吴丹 张环 唐卫海 
天津师范大学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培育课题的资助
采用基于理论、反馈、经验三种去偏差方法,对不同年级儿童预见性偏差的削弱进行探讨。实验结果发现,二年级和三年级出现了预见性偏差,五年级没有出现预见性偏差。只有基于理论的去偏差方法能削弱二年级儿童的预见性偏差;三种方法均能削...
关键词:预见性偏差 学习判断 去偏差方法 元认知监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