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娟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比兴《易》《诗》修辞衣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更多>>
所获基金: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风中烛与炳烛游
《文史知识》2023年第12期71-75,共5页孙华娟 
在进入正题以前,我们要回顾一下有关古代照明的常识。先要从照明材料说起。其实照明所用原本就跟炊所用的柴禾一样,但有细微的不同。薪和柴我们今天可以混称,但分开来讲是有区别的。《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
关键词:《礼记·月令》 薪柴 郊庙 
古优戏与谲谏
《文史知识》2022年第8期63-67,共5页孙华娟 
古优戏中偶有议政,其重要性虽不可高估,但在诡辞谲诈的手段下也时见劝谕动机。儒家士人偏好的“讽谏”与优戏谲谏不无重合之处,都是委婉曲折,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只是士人的讽谏,表演性和娱乐性不如优戏突出。宫廷优戏对御作俳,...
关键词:讽谏 优戏 谲谏 表演性 委婉曲折 晋献公 娱乐性 
定庵诗词与海棠花事
《文史知识》2016年第11期38-43,共6页孙华娟 
清人游赏之处,每在宣南,尤其丰台草桥一带,因地多泉水,花木葱茏,百姓也多以种植和贩售花木为业。励宗万《京城古迹考》"丰台"条云:"丰台在宛平县西草桥南。《春明梦馀录》云:右安门外西南,泉源涌出,为草桥河,接连丰台,为近郊养花之...
关键词:海棠 诗词 花木 种植 养花 芍药 
衣饰与“求女”:《离骚》新探被引量: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60-164,共5页孙华娟 
《离骚》中存在着香草和琼玉两个世界,抒情主人公的衣饰和服食对象都经历了从香草到玉的变化,衣饰的转变又最关键,对全文具有结构性的功用。藉由"服"字的双关涵义等途径,作为表象世界的衣饰与作为内里所指的美德和政治层面叠合起来。屈...
关键词:《离骚》 衣饰 《日书》 求女 神话 
始知骨肉爱 乃是忧悲聚——白居易《弄龟罗》等诗
《文史知识》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孙华娟 
白居易是最平易的诗人之一,他的笔下往往有最富世情的诗章,譬如关于儿女的欢笑与殷愁。又由于他"絮叨型"的作诗特征与庞大的诗歌数量,很多详尽的生活细节都赖之存留下来,从中或可以一窥白居易的儿女缘。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有女...
关键词:生活细节 歌诗 江州司马 三年 娇女诗 骄儿诗 闻龟儿咏诗 纨素 李商隐 白行简 
说“触类”——“类”与赋、比兴及修辞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第1期87-97,共11页孙华娟 
'触类'的思维方式在赋、《易》《诗》中都具有重要的结构性作用。对以苞举物类为特点的大赋而言,'触类'重在同类事物内部的聚合,是要求言能尽意的散文式思维。在《易》和《诗》中,'触类'则表现为类比、引譬连类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诗性思...
关键词:触类  《诗》 《易》 
终岁宛转的相思歌调——西曲《月节折杨柳歌》释读
《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35-40,共6页孙华娟 
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项目〔YSZ06024〕成果
正月歌 春风尚萧条。去故来入新,苦心非一朝。折杨柳。愁思满腹中,历乱不可数。
关键词:杨柳 释读 相思 不可数 
隋唐曲《杨柳枝》源流再探索被引量:3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7-24,共8页孙华娟 
中南民族大学校科学基金项目(YSZ06025)成果
中唐以后兴盛的曲子《杨柳枝》,并非隋代旧曲,敦煌曲《杨柳枝》可能就是它早期的样式。白居易用七绝体的齐言形式改变了民间曲子原本的杂言形式,此后至晚唐,文人的《杨柳枝》辞一直延续了齐言体。五代西蜀《杨柳枝》辞的齐杂言并存,体...
关键词:《杨柳枝》 曲子  齐言体 杂言体 
古典主义的阶段性演进——王国维的古雅说、天才论及文体观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33-38,共6页孙华娟 
王国维的古雅说近年受到更多关注,但多着眼于它的形式主义方面或与境界说的联系,对它在王国维文学史观中的作用与地位还不够重视,而这一点是与其天才论和文体观相联系的。"古雅"是古典主义形式美,对创作者而言,它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形式...
关键词:王国维 古雅 天才 文体 古典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