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磊

作品数:8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骨密度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PBL结合CBL教学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医学教育》2024年第4期223-227,共5页万双林 赵响得 宁磊 范顺武 王强 
2020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PPARγ拮抗剂-T0070907促成骨细胞发生和抗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疏松作用及机制研究”(LZ20H060002)。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骨质疏松专科组见习的浙...
关键词:基于问题学习 基于案例学习 教学方法 骨质疏松症 见习教学 
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中华外科杂志》2022年第3期230-236,共7页竺军高 万双林 宁磊 赵响得 毛谡 张军 瞿杭波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20H060003)。
目的:探讨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Ⅲ期可复型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
关键词:骨质疏松 治疗结果 椎弓根螺钉 椎体后凸成形术 Kummell病 
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在骨科临床实习阶段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7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年第3期253-255,共3页胡子昂 范顺武 宁磊 
骨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理论与操作若只是照本宣科,很难让学生有感性、直观的认识[1,2]。骨科临床带教是承接理论基础向临床经验转换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必经阶段。在新冠疫...
关键词:线上教学 诊疗活动 角色转变 临床科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临床实习生 应用效果研究 出科考试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的再认识被引量:14
《中华创伤杂志》2020年第5期399-402,共4页范顺武 宁磊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中最常见的骨骼疾病,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为常见的部位,而胸腰段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约占整个脊柱骨折的90%以上。为了规范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笔者在回顾近几年文献的基础上,就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关键词:骨质疏松 胸椎 腰椎 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非骨折椎体骨折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2
《中华骨科杂志》2015年第10期990-996,共7页宁磊 万双林 杨明 黄兆波 刘超 蔡宏歆 范顺武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13C33237);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12100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非骨折椎体发生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12例(618节)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男107例(121节),女405例(497节);年龄51~91岁,平均(7...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 
茶多酚在骨肉瘤顺铂化疗中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宁磊 万双林 杨明 张建锋 陈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基金(2005C047)
目的探讨茶多酚在骨肉瘤细胞株顺铂化疗中的增效作用。方法骨肉瘤细胞株分别经茶多酚、顺铂、茶多酚+顺铂作用72h,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观察三者的细胞毒性;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茶多酚、顺铂及二者配伍对骨肉瘤细胞株的细胞周期的影响。...
关键词:骨肉瘤 茶多酚 顺铂 肿瘤细胞 
椎体成形填充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华创伤杂志》2010年第12期1149-1152,共4页宁磊 万双林 
随着老年人群的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逐渐增多.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导致患者胸腰背疼痛、脊柱后凸畸形和活动减少,影响患者的呼吸、消化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关键词:椎体成形 填充材料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骨折患者 脊柱后凸畸形 老年人群 腰背疼痛 消化功能 
下肢多发性巨大血管球瘤一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年第7期779-780,共2页万双林 宁磊 戴平丰 范顺武 
患者女,34岁。发现右踝肿块32年,疼痛伴增大6个月。幼年时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踝血管瘤,近6个月肿块出现疼痛,并明显增大。近1个月肿块表面出现破溃。门诊拟诊恶性软组织肿瘤收入院。
关键词:血管球瘤 多发性 恶性软组织肿瘤 下肢 医院诊断 肿块 血管瘤 疼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