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庆

作品数:15被引量:12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关中方言方言汉语方言赣语语言特点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研究》《中国方言学报》《语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方言音节结构差异与普通话语音教学
《中国方言学报》2015年第1期1-24,共24页万波 张双庆 
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之一是与推广普通话紧密结合,为推广普通话服务;方言区的普通话教学要做到有效施教,也必须针对方言特点,充分利用方言调查研究的成果。本文以音节结构类型方面较具南方方言特点的粤语为例,考察比较粤语和普...
关键词:汉语方言 音节结构差异 汉语拼音教学法 普通话语音教学系统 
关中东府方言古知庄章组合口字与精组字合流的内外因素被引量:7
《语言研究》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邢向东 张双庆 
香港政府资助局立项课题"当代关中方言的调查及声母;介音演变研究"(44080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八十年来关中方言微观演变研究"(10AYY002)
关中东府地区的部分方言中,存在古知庄章组、精组字在今合口呼韵母前合流的现象。此外,这一带方言还有另外两条语音演变规律:(1)遇摄一等端系及通摄入声一等端系、三等知系字韵母裂化;(2)山臻摄合口一等精组字介音[y]化、声母腭化。这...
关键词:关中方言 知庄章组 精组 合口呼韵母 合流 内外因素 
近八十年来关中方言端精见组齐齿呼字的分混类型及其分布的演变被引量:8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57-64,共8页邢向东 张双庆 
香港政府资助局立项课题(44080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YY002)
自白涤洲先生调查关中方言近80年来,该方言中端精见组齐齿呼字的分混关系及其地理分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关中方音调查报告》中,这三组字的分混关系可分为5类,目前已发展到6类。关中方言中,端精合流、精见合流是端精见组齐齿呼字演...
关键词:当代关中方言 端精见组 齐齿呼字 分混类型 方言地理分布 
关中方言古知系合口字的声母类型及其演变被引量:20
《方言》2012年第2期111-122,共12页张双庆 邢向东 
香港政府资助局立项课题<当代关中方言的调查及声母;介音演变研究>(440808);主持人张双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八十年来关中方言微观演变研究>(10AYY002);主持人邢向东
本文以《关中方音调查报告》为出发点,观察近80年来当代关中方言中古知系合口字的读音类型及其演变。本文论证关中方言古知系合口字的出发点是[tsu-ts^hu-su-zu-];关中方言中知系字声母发音部位靠前、阻碍偏紧、音节中处于强势地位等特...
关键词:当代关中方言 古知系合口字 读音 分布 演变 
关中礼泉方言音系及声调对元音开口度的影响——兼论关中及西北方言调查中的音位处理原则被引量:11
《语文研究》2011年第2期13-17,共5页张双庆 邢向东 
香港政府资助局立项课题"当代关中方言的调查及声母;介音演变研究"(项目编号:440808)(主持人张双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八十年来关中方言微观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0AYY002)(主持人邢向东)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详细描写了关中礼泉城关话的声母、韵母、单字调,描写和讨论了礼泉话声调高低影响韵母主要元音开口度的现象,同《关中方音调查报告》作了比较,并提出了调查关中乃至西北方言时音位处理的原则。
关键词:关中话 声韵调 调值分韵 演变 音位处理 
关中方言例外上声字探究被引量: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17-123,共7页邢向东 张双庆 
香港政府资助局立项课题(4408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YY002)
关中话有不少与古今语音对应规律不符的上声字,其中来自古去声、全浊上的字最多。这些例外字少部分与普通话相同,大多数在关中话中具有一致性。造成例外上声字的原因是:连读变调和中和调对单字调的影响;普通话去声调值的影响;普通话调...
关键词:关中话 上声 例外字 连续变调 
从石陂话“水类字”看南部吴语对闽北方言的影响被引量:10
《方言》2005年第3期193-197,共5页张双庆 郭必之 
本文为"中国七省区与东南亚闽方言的调查及综合研究计划"(CUHK4001/02H)的阶段性成果;由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资助。
“深”、“鼠”、“碎”、“水”、“笑”等字念塞擦音声母,是闽语一项重要的语音特征。石陂话属一种边缘性的闽语,上述部分“特字”只有擦音的念法。本文找到若干证据,认为“水类字”的“擦音化”现象主要是受了南部吴部的影响。
关键词:闽北方言 南部吴语 石陂话 水类字 方言接触 南部 方言 闽北 吴语 语音特征 
香港粤语两种差比句的交替被引量:19
《中国语文》2005年第3期232-238,共7页张双庆 郭必之 
本文讨论香港粤语两种差比句句式"过字句"和"比字句"交替的机制。早期的文献反映粤语本来只有"过字句"一种形式。但随着书面语和普通话的普及,"比字句"也慢慢在香港粤语中流行起来。本文发现,"比字句"是循"过字句"四个表达能力较弱的缺...
关键词:香港粤语 差比句 交替 表达能力 字句 普通话 书面语 比较句 句式 
从词头“不、布”谈起——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比较札记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02年第3期270-274,共5页张双庆 张惠英 
王念孙《读书杂志》卷三之二“弗生”条指出,“弗、不、毋”在词首有只发声并无实义的情形:《十二诸侯年表》:“穆侯弗生元年”。念孙案:生上本无弗字,此后人依《晋世家》加之也。索隐本出晋穆公生四字,而释之日:“案世家名费生...
关键词:汉语方言 民族语言 词头 “不” “布” “父” 
客赣方言“辫”读如“边鞭”的性质被引量:5
《方言》2002年第1期9-15,共7页张双庆 万波 
在一些客家方言里,古全浊上声字“辫”今读如“边鞭”,声母不送气,被视为古全浊声母字客家话今 音也有读不送气的例字之一。本文考察“辫”在各地客赣方言里的读音,认为上述读法并非来自“薄泫切” 的例外,而是来自“卑连切”或“布玄...
关键词:赣方言 送气 全浊声母 上声字 本字 客家话 客家方言 读法 读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