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兴

作品数:28被引量:1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学唐宋理学理学思潮朱子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佛学研究》《探索与争鸣》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许衡“治生”论刍议——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2期138-150,共13页封顺帆 徐洪兴 
许衡(鲁斋,1209—1281)是金末元初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号称元代“朱子学”第一人。平心而论,许衡对“程朱理学”在兵荒马乱之际的存续与传播贡献巨大,但在对“朱子学”理论的推进方面,则说不上有太多的发明和创见。可是,许衡有一...
关键词:朱子学 许衡 程朱理学 为学之道 治生 思想史 
德性实践与德性之知——论二程经学诠释的转向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7年第3期56-65,共10页徐洪兴 陈华波 
传统经学诠释有训诂、义理之分,北宋二程的经学转向进一步揭示出经学诠释中的"德性"内涵。二程经学思想不啻是义理之学,更是德性之学,它包含了德性实践和德性之知两个维度。二程将诠释重点从作者和文本转向读者,将治经问学的目的从知性...
关键词:二程 经学 义理 德性实践 德性之知 
王道仁政——孟子的政治思想被引量:5
《人文天下》2016年第17期2-8,共7页徐洪兴 
一、孟子哲学思想的政治指向考察先秦儒家思想,若用一句话去概括其核心,在笔者看来,不外乎四个字,即“内圣外王”,或者称为“修己安人”。内圣就是修己,外王就是安人。“内圣”首先要修身,要注重人的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后来发...
关键词:政治思想 孟子 儒家思想 哲学思想 道德品质 
孔子及儒学的演变被引量:1
《人文天下》2015年第17期2-9,共8页徐洪兴 
孔子是一个富有忧患意识的人,他生逢乱世,一心想要拨乱反正却怀才不遇,在政治上很不得意。西汉人称其为“素王”,也就是因其有王之德而无王之位。孔子无奈之下选择另外一条路:制礼作乐,退而办私学。他克己以求复礼,述而不作,以...
关键词:孔子 演变 儒学 忧患意识 儒家 
“复杂现代性”框架下的核心价值建构被引量:84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22-39,204,共18页冯平 汪行福 冯平 汪行福 王金林 孙向晨 徐洪兴 邓安庆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阐释与落实”(08&ZD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运动与中华文明复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与全球化趋势"三大张力之中。这三大张力彰显出确立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所面临的三大难题,是我们认清中国在当代世界历史中的位置,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的思想坐...
关键词: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 核心价值 
今天我们怎么来定位核心价值
《天涯》2011年第6期9-11,共3页徐洪兴 
究竟什么才能成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这个题目缘起于我们复旦大学哲学系申报的一个国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建设。我认为在确立核心价值的时候,关键在于确定基本性的原则,剩下的我们可以从众多价值理论中去"勾兑",正如将1982年和1984...
关键词:核心价值 天下观 人民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全球化 中华文明 中国人 NATION 马克思主义 伦理学 
中晚唐的士大夫与净土宗——以白居易为例
《佛学研究》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徐洪兴 
净土宗实自隋唐开始真正流行起来。隋自唐初,道绰、善导师徒倡言弥陀净土,日课佛号,习者甚众。唐初玄奘、窥基师徒则信奉弥勒净土,愿生兜率;稍后武则天篡唐,沙门怀义、法明等进《大云经》,言则天为弥勒下生,故弥勒净土亦颇盛一时。
关键词:净土宗 中晚唐 白居易 士大夫 弥勒净土 弥陀净土 武则天 唐初 
“正说”应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38-41,共4页徐洪兴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哲学的讨论不时出现一些热点问题。而“研究范式”的讨论,就属于颇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前有所谓的“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后又有“反向格义”问题的热议。作为中国哲学史教学和研究者,对以上的讨论不可能不...
关键词:中国哲学研究 “正说” 中国哲学史 合法性 研究者 格义 
论二程思想之异同被引量: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64-71,共8页徐洪兴 
200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学术思潮史"课题之部分成果
本文详细考察了二程(程颢与程颐)兄弟在气象上的差异及对二程思想异同认识的历史演变。从道学思潮的主题和二程共同创建“洛学”的实际历史过程出发,作者提出二程思想大同小异,“大同”同在他们共同致力于建构“理”本体论这个关节点上...
关键词:二程兄弟 异同 道学思潮  
二程论“仁”和“礼乐”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7-22,共6页徐洪兴 
二程“理学”的核心内涵及价值重点落在人类社会的所当然之“理”,即论证“人理”之合规律性及其必然性,而“仁”和“礼乐”则是“人理”的重要内涵。本文考察了二程关于“仁”和“礼乐”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试图论证他们如何对之做出的...
关键词:二程兄弟  礼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