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良剑

作品数:11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乌龙茶速溶茶茶树农药残留降解动态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茶叶》《茶叶科学》《中国农学通报》《武夷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质量水仙岩茶中四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武夷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44-47,共4页孙丽真 李秋月 涂良剑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6个不同质量水仙岩茶中的4种矿质元素(Pb、Mn、Fe、Ca),结果表明:各质量水仙岩茶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大小均为Ca>Mn>Fe,未检出Pb的存在;水仙岩茶的质量越高,Ca的含量越低,两者呈显著的相关关系(|r|≥0.8,P<0.05);而...
关键词:岩茶水仙 矿质元素 相关性 
添加β-环状糊精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茶叶》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吴亮宇 林金科 杨志坚 涂良剑 赵文净 商虎 孙平 林艺端 张明泽 葛国平 肖慧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010N5003)
本实验以初制的绿茶和乌龙茶为原料,研究了在速溶绿茶和乌龙茶加工过程的浸提工序阶段,添加β-环状糊精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β-环状糊精可显著提高速溶绿茶产品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的含量,但降低了速溶...
关键词:速溶茶 Β-环状糊精 酯型儿茶素 EGCG 
高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速溶茶加工原料研究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第9期197-202,共6页林金科 赵文净 吴亮宇 杨志坚 涂良剑 孙平 林艺端 张明泽 商虎 肖慧 葛国平 
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速溶茶加工技术研究"(2010N5003)
为解决目前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的问题,分别以不同季节的茶叶和不同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速溶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采用Duncan法进行...
关键词:速溶茶 酯型儿茶素 EGCG 加工原料 
高EGCG茶树品系杂交技术研究被引量:2
《茶叶科学》2012年第5期426-431,共6页涂良剑 林用松 黄学敏 王栋 郑金贵 
农业部948计划项目"台湾优质农产品技术的引进创新与推广"(2011-Z59);"台湾优质农产品技术的引进创新与推广"(2012-Z30)
以高EGCG茶树新品系为杂交亲本,利用"剪花瓣显花丝、剪花丝去雄蕊"的人工杂交授粉法,获得了1619个茶树新种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杂交授粉技术,操作简便,座果率较高,平均为28.28%±16.26%,最高达46.34%,能够顺利实现茶树杂交育种目标...
关键词:高EGCG茶树品系 杂交授粉法 杂交亲和性 座果率 
茶树杂交F_1代儿茶素类的遗传表型研究被引量:2
《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第10期1067-1075,共9页涂良剑 郑金贵 林金科 杨志坚 林用松 黄则栋 赵文净 孙平 严婷婷 
农业部"948"计划项目(2011-Z59;2012-Z30)
以高EGCG茶树新品系为主要杂交亲本,分析其杂交F1代儿茶素类的遗传表型。结果表明:杂交F1代的EGC、EC、EGCG、ECG、酯型儿茶素类、简单儿茶素类、TC(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类/TC、简单儿茶素类/TC、EGCG/咖啡碱、EGCG/TC、儿茶素(类)...
关键词:茶树 杂交F1代 儿茶素类 EGCG 遗传表型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儿茶素组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第28期227-233,共7页涂良剑 林用松 杨志坚 黄则栋 赵文净 孙平 严婷婷 郑金贵 
农业部948计划项目"台湾优质农产品技术的引进创新与推广"(2011-Z59);"台湾优质农产品技术的引进创新与推广"(2012-Z30)
建立确实可行的早期鉴定技术,以加快含特异儿茶素组分的茶树品种的选育。以高EGCG茶树新品系及其人工杂交F1代为材料,应用泛函网络的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儿茶素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茶树...
关键词:茶树 净光合速率 儿茶素组分 早期鉴定 
乌龙茶资源农药抗性与叶片特征和解剖结构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11期103-108,共6页林金科 李秀峰 林小端 涂良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品种资源筛选研究"(B0410013)。
【研究目的】为探索茶树对农药残留的抗性机制,【方法】在已筛选出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该文研究了茶树叶片表面特征、解剖结构与不同品种抗农药残留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茶树品种对农药残留的抗性与叶尖形状、...
关键词:茶树 农药残留 抗性机制 
4种农药在适制乌龙茶品种茶树上的自然降解动态被引量:7
《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1期104-111,共8页林金科 李秀峰 林小端 涂良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品种资源筛选研究"(B0410013)
为评价4种农药在乌龙茶品种茶树新梢上的残留水平及安全性。以铁观音和武夷肉桂两个典型乌龙茶品种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4种化学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优乐得)在茶树新梢上残留的自然降解动态。联苯菊酯、甲...
关键词:乌龙茶 农药残留 降解动态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21
《茶叶科学技术》2007年第3期1-5,共5页李秀峰 林小端 涂良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410013)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本文参阅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报道,从农残影响茶叶出口创汇、茶叶农残自然降解动态、茶叶农残降解技术和茶叶农残分析检测技术几方面...
关键词:农药残留 茶叶 展望 分析检测技术 化学农药 直接施用 出口创汇 降解动态 
我国茶树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6
《茶叶科学技术》2007年第2期1-3,共3页李秀峰 涂良剑 林小端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410013)
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创造新品种的宝贵材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系统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与显著进展。本文对我国茶树抗性资源筛选研究进展及2000年以来茶树在抗寒、抗旱、抗病虫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
关键词:抗性育种 资源筛选 茶树 种质资源 抗病虫育种 新品种 系统化 抗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