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俊

作品数:18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数字媒体艺术跨学科AI人工智能数字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市场》《演艺科技》《装饰》《创意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参与式数字艺术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中国艺术》2024年第5期4-15,共12页费俊 丁蔼雯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展览首次将数字艺术纳入征集范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于2024年4月1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一系列标志性事件说明数字艺术这一新兴的艺术门类开始进入官方的话语体系。尽管数字艺术尚未...
关键词:参与式数字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参与式数字艺术 
传统美学与当代科技的交融演绎被引量:1
《新疆艺术(汉文)》2024年第3期28-34,共7页费俊 刘桂羽 吴碧琳 张熙 刘佳钰 
纵观整个艺术史,技术革新不仅是促进艺术发展的外在因素,亦为内在驱动之源。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不断促使艺术观念与方法变革,这已然成为推动文化创新与美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传统美学与当代科技的融合成为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
关键词:传统美学 艺术与科技 创新演绎 色彩研究 美学传播 
混合现实艺术在公共文化空间的应用——以“虫洞”为例被引量:6
《美术研究》2023年第5期105-108,共4页费俊 吴碧琳 
随着大众精神文明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文化空间面临数字化转型的问题。混合现实艺术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转型中的虚拟媒介之一,赋予了文化空间新的艺术与文化内涵,是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体现。本文以混合现实艺术体验展“虫洞”为例...
关键词:混合现实 公共文化空间 数字设计 公共艺术 参与式文化 
AI时代的绘画:艺术家是人类有别于机器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引量:4
《美术观察》2023年第8期4-10,共7页吴洪亮 费俊 唐克扬 缑梦媛 
AI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以及惊人的发展速度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讨论。相比之下,以一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为立足点展开对话,或许有助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走向更深的层次。因此,本期[热点述评]着重探讨AI时代绘画面临的境遇...
关键词:AI 技术思维 整体性思维 绘画的价值 
“AI+艺术”的身份与边界被引量:5
《美术观察》2023年第8期21-22,共2页费俊 吴碧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型发展,艺术创作者将面对的是与人工智能深度合作的人机协同创作时代,对人机协同创作方法的探索迫在眉睫。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具备不可解释性的创造能力,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范围的“非人类”机器智能。如何突破当下...
关键词:AI艺术 AIGC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 数字艺术 
人工智能之我见被引量:2
《艺术市场》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屈婷(采访) 伊丽妍冬(采访) 李晓霞(采访) 武文龙(采访) 梁毅(采访) 王端廷 顾振清 费俊 季涛 刘中玉 一山 李心沫 李宇 
王端廷:以开放的态度拥抱ChatGPT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现在的科技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这几年艺术界的一些热点话题都跟科技有关,从前两年的区块链和NFT,再到2022年的元宇宙,而眼下ChatGPT一经问世就取代了前面的话题,成为热...
关键词:人工智能 区块链 热门话题 GPT CHAT 热点话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王端廷 
虚实之道——虚拟社交场景与人物视觉设计研究被引量:3
《设计》2022年第22期142-145,共4页费俊 吴碧琳 宫一宁 
为探究用户对虚拟社交中场景与人物的视觉风格在不同媒介中的使用逻辑与心理规律,文章设计了一套基于XR媒介技术的场景与人物视觉风格评估框架,针对三种不同属性的社交情境,以问卷的形式对用户期待的技术媒介与视觉风格进行了调研与分析...
关键词:视觉设计 数字设计 视觉风格 虚拟社交 社交媒介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视频设计与呈现
《演艺科技》2021年第8期6-10,共5页杨东亮 费俊 钟馨磊 
阐述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视频设计的整体要求、设计难点及思路、设备使用及安全保障、艺术呈现等。
关键词:《伟大征程》 视频设计 视频呈现 设备使用 安全保障 
技术具身的混合场域叙事被引量:8
《美术观察》2021年第12期16-18,共3页费俊 
技术与身体的纠缠改变了我们今天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改变了生成体验的场域如今完全基于线下的物理场域。和完全基于线上的虚拟场域再也无法彼此割裂,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的场域是线上线下彼此纠缠的、动态渗透的、互相影响的“混合场域”...
关键词:混合现实 虚拟场域 混合场域 技术具身 
艺术与科技——智能科技时代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实践
《创意世界》2020年第11期56-61,共6页费俊 
从艺术史的历史维度来看,科技一直是推动艺术语言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今天我们讨论这样—个似乎“并无新意”的话题,是因为我们需要从艺术学的语境中跳脱出来,以跨学科的方式来重新看待艺术与设计从创作价值、创作场域、创作方式到创作...
关键词:智能科技 艺术与设计 历史维度 艺术与科技 跨学科 艺术史 跳脱 新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