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元珍

作品数:19被引量:4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和谐社会设计艺术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与改革》《探索》《重庆社会科学》《企业文明》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设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6
《装饰》2009年第1期125-126,共2页左小平 邓元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根据设计艺术市场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设计艺术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设计艺术专门人才。
关键词:设计艺术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向被引量: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4,共4页邓元珍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被引量:2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69-71,共3页邓元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
关键词: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社会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被引量:5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4,共4页邓元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经济基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精神动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加...
关键词:社会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列宁《哲学笔记》对黑格尔实践观的扬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邓元珍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黑格尔关于实践的且的性、中介性、现实性等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加以扬弃,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论断,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
关键词:列宁 《哲学笔记》 黑格尔 实践观 
"问题讨论法"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被引量:1
《求实》2006年第z4期263-264,共2页邓元珍 
  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教学中运用"问题讨论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创新思维的辩证意蕴被引量:2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张学书 张渝政 邓元珍 沈顺祥 杨小红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创新思维的哲学研究>成果选登(项目批准号04JWSK090)
辩证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基础,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使用的许多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辩证思维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下的体现;人们在创新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挑战权威、超越自我、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等精神状...
关键词:创新思维 辩证思维 辩证矛盾 辩证联系 
以德行政的意义及其实现被引量:1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25-128,共4页邓元珍 
以德行政是用合乎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政治来管理国家公共事务 ,它对于以德治国和社会主义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建立以德行政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的互动机制 ,加快以德行政的思想道德建设 。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标准 思想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行政体制改革 “以德行政” 社会伦理道德 市场经济 价值观 依法行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邓元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和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创造性地发展了生产力论、社会意识能动性原理和人民主体论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三个代表”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共产党 生产力论 社会意识能动性原理 人民主体论 
哲学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129-130,共2页邓元珍 
哲学教育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和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哲学教育 素质教育 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