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然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范县一中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第四册大海成语沧海辨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中学语文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卓异”应如何解释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期73-73,共1页马庆然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促织》一文中有“宰以卓异闻”一句.教参翻译为“县官以才能卓越而闻名”.课本注释对“卓异”一词解释为“(才能)优异。这是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笔者认为均欠妥。
关键词:《语文》第四册 课本注释 《促织》 人教版 才能 教参 高中 
成语巧解五法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2007年第5期47-48,共2页马庆然 
一、追根溯源法有不少成语来源于一些历史典故(如:历史故事、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及古代文学作品等).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清楚地了解有关某个成语的典故内容.那么该成语的含义便可迎刃而解了。例如:
关键词:成语 古代文学作品 历史典故 历史故事 古代寓言 神话传说 溯源法 
怎样译“沧海之一粟”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3期48-48,共1页马庆然 
《赤壁赋》一文中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一句,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中译为:“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很显然,这里编者将“粟”释为“谷粒”。我们若细加分析...
关键词:《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第四册 《赤壁赋》 人教版 谷粒 天地 大海 高中 
三个“递进虚词”的辨析
《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12期44-44,共1页马庆然 
“何况”、“况且”、“而且”是三个常见的表示递进关系的虚词,但若对其加以细致地辨析比较的话,则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其差别具体表现如下:
关键词:递进关系 虚词 具体表现 差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