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朝虹

作品数:16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疫苗盖章文化设计送纸机构升降器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争鸣》《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版)》《艺术界》更多>>
所获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构主义教育观下的博物馆文创设计策略探究被引量:1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2年第4期93-95,共3页丁朝虹 冯书敏 
2021年度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兰亭博物馆的'类教育'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成果。
文章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围绕博物馆的教育本质,通过对现有设计案例的分析,提炼博物馆文创实施教育功能的策略:基于“经验”的设计、基于“情境”的设计、基于“协作”与“对话”的设计。这些策略有助于解决目前博物馆文创的根本困境。
关键词:建构主义 博物馆文创 科普教育 
工业设计史论课程“整合式”教学之探究被引量:3
《美术大观》2019年第4期132-133,共2页丁朝虹 毛茸茸 
浙江科技学院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8-j8)
工业设计史论课程群的相对封闭性,使其远离设计教育的创新目标。以STEAM教育理念为核心,探索一种讲授整合内容、创造整合场景、设计整合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打破单门课程的封闭性,使这类课程回归到创新教育的大目标下。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论 STEAM教育 整合式 
中国工艺美术欣赏课程“还原”教学初试被引量:2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316-320,共5页丁朝虹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115)
借助学界的"知识考古学"方法,提供了一种具体可行的、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以"明代文人书房"为主题,在作业环节设计了图像还原、文字还原、实物还原和综合还原4个步骤,学生通过收集相应的文字和影像资料,结合梳理对应的图文,综合还原出...
关键词:工艺美术 传统文化 “还原”教学法 
白:原研哉的美学与策略被引量:10
《装饰》2014年第12期68-69,共2页丁朝虹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基金支持;项目编号:13XKGJ013YB
原研哉的《白》,2012年3月才开始发行中国大陆第一版,4月就开始第二次印刷。作为日本设计界教父级的人物,原研哉除了为"无印良品"所做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其设计理论著作如《设计中的设计》,亦为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白》一书装帧素简...
关键词:设计理论 美学 中国大陆 二次印刷 出版界 插图 良品 装帧 
艺术教育中对话式教学的困惑与解惑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317-320,共4页丁朝虹 
艺术教育中的对话式教学一方面被认为是培养艺术人才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受到"倾听迷失、目标缺失和意义丧失"的质疑。艺术理论课程实践证明,对话式教学应该既入乎文本又出乎文本,既确立目标又反对静止目标,既有结论又不是唯一...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 艺术教育 创新素质 
一张木椅半部书被引量:1
《装饰》2013年第8期68-69,共2页丁朝虹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基金支持;项目编号13XKGJ013YB
2013年6月4日晚,中国美院象山分院,赵广超在他的《我的传统文化设计》讲座中遭遇了尴尬的提问。一位年轻老师问道:“赵老师,究竟中国传统文化设计是以品鉴为主,还是设计实践为主?”这令赵广超有些陪然,思索良久却只能以“品鉴本...
关键词:木椅 文化设计 设计实践 中国 老师 品鉴 
变常有道——以宁波骨木镶嵌为例谈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被引量:6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65-67,共3页丁朝虹 
2010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研究"(项目编号B10WH10)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创意产业"为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提供了一种思路,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本文以宁波骨木镶嵌为例,分析了传统工艺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以"变"与"常"为研究视角,为这种转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  传统工艺 文化创意产业 
手艺者的“适应性生存”——以宁波骨木镶嵌为例谈当代社会中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发展被引量:1
《新视觉艺术》2012年第1期51-52,共2页丁朝虹 
2010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成果(项目编号B10WH10)
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既遭遇了各种生存挑战,也获得了不少的发展机会。本文以宁波骨木镶嵌为例,分析了传统工艺生存危机的来源,同时也指出,作为工艺主体的手艺者有能力应对危机,并且探索出了一条与学者思考并不完全相同的工艺发展之路。
关键词:宁波骨木镶嵌 传统工艺 生存 
“移情”之辨:从“伯牙学琴”说起被引量:2
《艺术评论》2011年第9期107-110,共4页丁朝虹 
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主体间性的中国传统美学研究"(项目编号y201016033)的研究成果之一
"伯牙学琴"的故事见于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文为:"旧说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延望,无人。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
关键词:伯牙 学琴 移情 
论“味”的身体性的主体间性
《文艺争鸣》2011年第05X期61-63,共3页丁朝虹 
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主体间性的中国传统美学研究"(项目编号y201016033)
"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范畴,但在西方美学体系的参照下,它显得含糊、缺少科学性,且可能受到注重感官享乐的指责。但当我们运用西方当代美学理论"身体性的主体间性"来反观这个概念时,会发现它的含糊性与重视身体感受的特性,恰恰能...
关键词: 主体间性 身体性 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