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波

作品数:39被引量:11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情怀公共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经济表古中国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研究》《理论学刊》《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比较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建设:动因、策略与启示被引量:5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年第12期1-7,共7页于珈懿 于洪波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建设源于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与理论问题的需要、联邦资助政策的催化激励以及大学自身对创新发展的追求。通过调整传统院系结构、建立跨学科机构和平台、制定跨学科战略规划、完善校级跨学科行政管理体系、创新跨学...
关键词:美国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建设 
“自我技术”视阈下的教育技术镜像与反鉴被引量: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69-77,共9页王康宁 于洪波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现代‘文明病’的拯治:道家伦理的德育价值及其应用”(EEA200402)。
"自我技术"关注内在、主体、伦理的思想旨趣,揭示技术之于人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想"座架"。以"自我技术"为透镜,庸俗犬儒式的教育主体、脱域的教育时空、强促逼式的教育技术实践以及权力渗透的技术运作机制只能更多促...
关键词:自我技术 教育技术 现代性 自我关怀 
英国一流大学理事会制度的特征及启示被引量:2
《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8期63-64,共2页傅茂旭 于洪波 
理事会制度是英国一流大学内部洛理的核心,对我国一流大学决策管理层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英国部分著名大学为例,探讨了英国一流大学理事会制度的典型特征,并结合我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一流大学 理事会制度 英国大学 特征及启示 
“品格习得”的伦理学辩护——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参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05-114,共10页李国祥 于洪波 
作者主持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先秦道家道德谱系及德育镜鉴--以老子为中心的考察"(BOA140024)的阶段性成果
任何社会都试图把儿童培养成具有优秀品格的公民,其结果衍生出诸多有关"品格习得"的伦理学流派。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基本参照,通过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分析,可梳理出"品格习得"的基本脉络。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志趋...
关键词:“品格习得”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伦理学辩护 
《周易》的“时中”观及其教育镜鉴被引量:5
《当代教育科学》2016年第3期54-60,共7页李群 于洪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先秦道家道德谱系及德育镜鉴--以‘老子’为中心的考察"(项目批准号:BOA140024)研究成果之一
"时中"作为儒家哲学之重要范畴之一,其思想之本源于《周易》。通过对《周易》中"时中"之内涵、"时中"在《周易》教育思想中之体现的细致考察,反观当今教育现实,同时也为教育之应然诉求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教育问题之解决提供了一种...
关键词:周易 时中 教育观 
台湾公立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价值取向探究被引量:1
《当代教育科学》2016年第2期60-64,共5页王雅蓓 于洪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先秦道家道德谱系及德育镜鉴--以"老子"为中心的考察"(课题号:BOA140024)的阶段性成果
台湾公立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多方关注。针对台湾公立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发展演变、改革现状及台湾教育者评价进行研究,从价值取向的视角审视台湾单一型与职位型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师工资制度,可寻找到公平...
关键词:台湾地区 中小学 教师工资 价值取向 
从技术批判反观教育技术的伦理性被引量:18
《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16-19,29,共5页王康宁 于洪波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先秦道家道德谱系及德育镜鉴--以‘老子’为中心的考察"(课题批准号:BOA140024)
技术为人类生活带来富足与便捷的同时,亦为人们所诟病。技术时代人的"退隐"及价值层级的"失序"与身处教育技术中的人的"窘困"及精神生活的"缺失"正相对照。藉着技术批判的现实,关注教育技术的伦理性,并以技术伦理学为借鉴,深化对教育技...
关键词:技术 批判 教育技术 技术伦理 
东方文化关于“儿童是谁”的历史先声——《老子》儿童观探析被引量:13
《学前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3-8,共6页王康宁 于洪波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轴心时代’原始道家道德谱系源考及其德育镜鉴"(编号:BOA140024)
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其内涵的博大精深与外延的普适致用。先秦道家代表作《老子》对儿童的天性、德性、形态、潜质、发展及其途径等均有独到的立论,可谓我国早期文明创建儿童观的历史先声。在《老子》看来,儿童乃天赋自...
关键词:儿童观 道家思想 传统文化 
“仁”与“理”视阈下的道德教育——中西先贤人性论下的道德教育观比较被引量:1
《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33-39,共7页尚云丽 于洪波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BAA090010)
中国的先贤们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人性观,并由此推演出以"价值存在"为主的道德教育范式,人通过内在的道德奠基,外在的人伦纲常礼仪规范,以内省和自修为途径,达到德育目的:做仁爱的人。西方哲学家,用理性来概括人性,并由此推演出以"知...
关键词:人性   道德教育 
知识与美德之间——西方道德的理性追求及其反叛被引量: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48-52,共5页高盼望 于洪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AA090010)
西方古代德性训诫以神话故事为线索,以"天上的知识"为载体。后经智者"从天上拉回人间"之后,道德知识不再具备彼岸的绝对性。苏格拉底为了改变城邦道德沦丧的困境,努力将道德拉回到理性的世界,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即美德"的命题。道德的问...
关键词:知识 美德 道德 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