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

作品数:24被引量:9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近代汉语动因语法化城市农民工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高教》《河北学刊》《汉语学习》《北方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气副词与不同指称类型主语的选择分析
《北方论丛》2014年第4期60-65,共6页力量 肖应平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语气副词语义句法的互动研究"(13YJA740063)
结合语料分析,探讨不同指称成分主语与相关语气副词的语义句法的互动情况。命题类语气副词中的表测度的副词既可以与有指成分主语组合同现,又可以与无指成分主语进行组合同现,而表确认的副词与无指成分主语同现受限制。事件类语气副词...
关键词:语气副词 指称 主语 选择性 
“休”的发展历程及其语法化考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53-258,共6页李倩倩 力量 
"休"是个词性和词义颇为复杂的词,也是个具有典型语法化过程的词。通过对"休"意义和功能历时和共时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展现出较为清晰的语法化轨迹,虚词"休"由动词虚化而来,由其虚化轨迹的不同,出现副词和助词两种用法,并逐渐由词...
关键词:语法化 历时 动因 机制 
汉英体育新闻报道语言辞格特征对比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96-400,共5页金秋 力量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和国际体育的大众化,体育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成为国内媒体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报道品种之一。体育新闻报道语言不仅要准确真实,而且要生动,这就需要依靠丰富的修辞手段在形式上创新,形成独有的修...
关键词:汉英体育新闻报道 辞格特征 对比研究 
浅析“被XX”新结构被引量:4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58-62,共5页金秋 力量 
语言的不断创新求变是语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被XX"新结构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对传统"被"字句式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其形式独特,结构紧凑,组合能力强,言简义丰,耐人寻味,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扩张力,并且有迅速增长、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被XX”结构 语法特点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语境对“言外之意”的制约作用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09年第4期61-63,共3页力量 力珈 
"言外之意"与语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境对"言外之意"有极强的制约性;另一方面,"言外之意"对语境具有不可分割的依附性。在讨论"言外之意"这一现象的时候,必须认真而全面地揭示语境对它的制约作用,从而使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能够...
关键词:语境 言外之意 制约作用 
城市农民工用语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8
《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199-201,共3页力量 夏历 
2006年度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城市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06SJB740007)
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之一,是城市中的新移民,其语言问题是城市语言研究的一部分。本文以南京市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城市农民工的语言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语言...
关键词:城市农民工 南京市 语言状况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普通话 家乡话 
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7
《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174-177,共4页力量 晁瑞 
当代学者在讨论离合词的成因上,观点并不一致。本文从对语料的调查出发,发现汉语离合词最早出现于宋代,最早的离合词是动宾式的,到明代出现了联合式、补充式、偏正式,动宾式的类化作用也开始显示出来。主谓式是出现最晚的离合词。离合...
关键词:离舍词 成因 历时研究 
城市农民工语言学习研究被引量:6
《修辞学习》2007年第5期12-14,共3页夏历 力量 
对北京和南京540个农民工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工学习普通话的起始时间比较分散.很多农民工学习普通话起始时间较晚;学习普通话的方式以自发性学习和学校教育为主.学习普通话的动机以外在的功利性动机为主;说普通话的心理接受程...
关键词:农民工 语言学习 起始时间 学习方式 学习动机 学习感受 
同素倒序词规范化问题刍议
《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9期149-150,共2页力量 
同素倒序词在现代汉语中大量地存在着。它的存在对现代汉语的言语表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如可以区别词的理性意义和词性;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等。但我们在看到它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的消极影响,从而采取审慎的态度,...
关键词:同素倒序词 理性意义 词性 规范化 
近代汉语“动宾补”结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701-707,共7页力量 吴延枚 
古代汉语中“动宾补”结构即已有之,只是用得很少。唐宋以后的近代汉语中,随着语言更接近口语,这种口语色彩浓重的“动宾补”结构,使用频率大大增高,且作为补语标志的结构助词“得”也已产生,形成了与古代汉语不同的“动宾补”结构特征...
关键词:近代汉语:“动宾补”结构 “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