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华

作品数:37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民间音乐音乐文化文化认同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音乐学》《贵州民族研究》《民族艺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中的五个学理问题被引量:1
《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第4期28-39,共12页张应华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苗疆走廊文化视域下的汉传音乐研究”(项目批准号:21BD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下,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引起了人文社科各领域的高度关注。一些民族音乐学学者开始从区域国别学的学科观点出发,在海外华人音乐、世界民族音乐、跨界族群音乐、海外音乐民族志等论域既有积淀的基础上,聚焦中国“域外”,开启了...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 民族音乐学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 学理辨析 
从歌乐师到传承人:在非遗教育传承的被建构中建构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李京键 张应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以来湘黔桂边区民族民间戏剧文化交融历程研究”(项目编号:22BMZ060)的阶段性成果。
歌乐师与传承人都是被建构的概念。歌乐师是基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主体建构,他是历史的、主位的,是地方文化精英的表征。在民族民间音乐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从歌乐师转换为民间艺人、传承人,其文化属性实际上是一个从主体建构到他者建构...
关键词:非遗教育传承 歌乐师 传承人 文化属性 
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思考
《辽宁青年》2023年第19期0156-0158,共3页郑贺丹 张应华 
当前,学科融合是教育学界所推崇教育理念,成为近年来研究者们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就其方法论而言,尚未系统化,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本末倒置、机械教学等问题,笔者根据线下听课、评课、参加论坛经验发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
关键词:学科融合 中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传统与现代的互文性——长沙花鼓戏《书房调叔》表演形态分析被引量:2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3年第2期93-102,共10页王凌丹 张应华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推进,长沙花鼓戏亦走上了一条“非遗化”道路,在此过程中,传统与现代表现为一种“互文性”的碰撞、理解与对话,这其中必然存在一种相互“引用”“借鉴”“吸收”主体间性关系。因为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时空维度...
关键词:长沙花鼓戏 《书房调叔》 脱域 表演形态 互文性 
民间主体性表达体系中的芦笙唱名——以雷山“长裙苗”社区为例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9-34,共16页张应华 姚慧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苗族黔东方言社区民间音乐形态术语口述调查”(13BD039)
通过对雷山“长裙苗”社区芦笙唱名的民间口述调查我们发现该方言社区民间音乐形态术语的历时性形成过程,具有语言学与音乐学双重含义。在语言学的学理中,芦笙唱名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是从“类语言”声音走过来的,在语言的语用或“...
关键词:雷山长裙苗 芦笙唱名 主体性表达 
祖忆与调适——老挝苗族音乐文化演绎的田野叙事被引量:3
《中国音乐》2022年第6期133-143,共11页张应华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苗疆走廊文化视域下的汉传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1BD066)的阶段成果。
2018年2月,笔者与学术同道赵书峰教授相约进入老挝境内,选取kangmai、lawen、ma langmuniamu三个苗寨作为考察作业点,对迁徙自黔西北的一支老挝定居苗族的婚嫁芦笙、山野情歌、丧葬芦笙进行了为期20日的田野调查。同时回到黔西北苗族社...
关键词:老挝苗族音乐文化 田野叙事 文化认同 文化适应 文化资本 
书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55-160,共6页张应华 
《西非音乐》(Music in West Africa),中文版"世界音乐系列"丛书(主编:管建华)之一,露丝·M.斯顿(Ruth M.Stone)著,张应华、黄宇译,管建华审校,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ISBN:978-7-5499-5812-2。开本:787*1092mm;印张:9.75;...
关键词:黄宇 教育出版社 书评 CD光盘 张应华 
中西作曲技法中寻找中国音乐文化之根——品宁勤亮著《中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61-164,共4页张应华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南岭与罗霄山脉交汇片区‘山地民族’山歌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JD23)系列研究论文。
在倡导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中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比较研究》从专业的角度,通过中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比较,对创作音乐作品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中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异同与中西文化的背景有密切关系,专著...
关键词:中国音乐 传统文化 西方音乐 作曲技法 
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理路与趋势被引量:3
《中国音乐学》2020年第1期82-89,共8页张应华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在认识论上经历唯我论、进化论、现象学、解释学等不同阶段。从现代伦理学层面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主体性常被有意无意地置于西方音乐同一性的话语体系中,其固有的文化主体性特征往往被人为遮蔽,处于一种"主体性缺位...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唯我论 进化论 现象学 解释学 主体性对话 
地方全球化——黔东南苗族民俗节庆音乐文化的守望与“发明”被引量:16
《中国音乐》2020年第1期33-43,共11页张应华 
在黔东南苗族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往往按照支系、宗族、族群或地域流传有众多民俗节庆。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资本流动和资本积累迅速进入黔东南苗族社会,面对全球化经济的强势挤压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自我诉求,地方政府、学者群体...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 民俗节庆音乐文化 地方全球化 文化守望 传统的“发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