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治法治教育公民身份法制教育法学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道德与文明》《思想政治课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云南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行政分权抑或其他?——美国地方自治概念再探析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23-30,186,共8页张晓燕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项目号:14ZDC005);上海哲社青年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公民法治观念理论内涵和培育对策研究"(项目号:2015EKS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的理性反思是行政法治建设中举足轻重的问题。由于各国政治、文化和历史等背景语境的差异,对于各国地方自治经验的关照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这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彼此的关照、反思和借鉴。不同于常规聚焦于以中...
关键词:地方自治 政治理性 法治 
德法互济中的乐观与审慎——道德法律化的权利维度反思被引量:5
《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2期19-24,共6页张晓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4ZDC00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5EKS002)
无论是基于社会道德秩序之再建构还是作为法治的应有内涵,道德法律化都证成了其存立的正当性。伴随着我国城市立法中道德立法的不断深入,道德法律化存在的风险及其限度再次成为关注的问题。从"权利"视角探讨道德法律化对法治建设以及道...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 权利 限度 
国家治理背景下的公民身份及法治教育被引量:1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90-98,共9页张晓燕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14ZDC005);上海哲社青年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公民法治观念理论内涵和培育对策研究"(2015JG002-EKS337)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法治国"和"社会国"为基本维度展开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当下中国的国家公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治理现代化所需的公民素养培育需求,作为服务于培育公民身份的法治教育应该对此做出回应和调试。本文试图对我国治理现代化语境下...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 公民身份 法治教育 
教师:承载着意识形态功能的通识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0期16-16,共1页张晓燕 
相对其他专业课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特征在于。它是承载着意识形态功能的通识教育。首先它一定是承载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对于现在的政治国家而言.公民对于国家的认同和忠诚.是它得以存在的前提。而如何构建这样的认同。...
关键词:意识形态功能 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 价值 声音 教师 政治国家 
治理模式转变下的积极公民图景——以福利国家的到来为背景被引量:1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年第1期49-54,共6页张晓燕 
积极公民虽然从其源头上追溯更多考虑的是对政治领域"善"的关注,但是如果对于积极公民的塑造仅仅停留在政治领域,无法满足现有治理背景下对公民素养的需求。"积极公民"身份其本质是走出私人生活,关注共同善,有着美德的公民的化身,伴随...
关键词:福利国家 治理 积极公民 法治 
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之异同被引量:5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5期42-45,共4页张晓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211";"985"三期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社会治理模式下的公民美德"阶段性成果
对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而言,必须具备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和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公民群体,为此,法学教育和法制教育成为当下应该同时兼顾的教育任务。法学教育和法制教育在目标上都是为建设法治国家服务,二者在教育的内容等方面上存在...
关键词:“基础”课 法制教育 法学教育 比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