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一

作品数:16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同义词《诗经》《左传》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知识》《语文建设》《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汉语分数表示法的格式被引量: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方文一 
古汉语分数表示法有多种格式,"分母+分+名词+之+分子"是完全式,其余均为简略式。简略式种类很多,统摄各种格式的总纲是数学的组合关系。
关键词:分数表示法 结构层次 简略式 
《荀子》与《韩非子》意动用法之比较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86-90,共5页方文一 
本文从意动用法及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比较,阐明《荀子》与《韩非子》的同异,说明在战国末期意动用法也是不算少的。
关键词:荀子 韩非子 意动用法 
古代汉语语法三题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45-49,共5页方文一 
本文以较翔实的语言材料说明:“何役之不会”的“何”是疑问代词,作定语,修饰“役”;“辱、羞、耻”都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它们在这方面的用法没有什么差别;“尔欲吴王我乎”这类句子处理为使动用法更合适。
关键词:左传 何……之……    “何役之不会”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左传》与《诗经》使动用法之比较被引量: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7-11,共5页方文一 
本文从使动用法及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比较,阐明《左传》与《诗经》的同异,说明使动用法在较早的史料中已经相当多,并非甚为罕见。
关键词:《左传》 《诗经》 使动用法 比较研究 动词 形容词 名词 
与中学语文有关的分数表示法
《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41-41,共1页方文一 
关键词:表示法 郑伯克段于鄢 试验修订本 分数 人民教育出版社 著者 国都 左传 
《尔雅》中的一组同义时间词——兼谈同义词的词性问题被引量:3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方文一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features of a list of synonymous words in Er Ya, namely, "daybreak", "sunrise", "dawn", "morn" and "morning", in their meanings and grammatical usage. It holds that, for more meticulous anal...
关键词:《尔雅》 同义时间词 同义词 词性 '朝' '旦' '夙' '晨' '早' 语法特点 词汇意义 
关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武”的解释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02年第11期29-29,共1页方文一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烛之武退秦师》 '武' 释义 军人职业道德 
《诗经》与《左传》意动用法之比较被引量:2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77-81,共5页方文一 
本文主要从主观意念的表达法、意动用法及其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阐明《诗经》与《左传》在这方面的同异 ,并说明意动用法在较早的史料中并不多见。
关键词:《诗经》《左传》 意动用法 主观意念 表达法 史料 “以为”式 意动式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句式 使动用法 
同义词研究要从语言实际出发被引量:2
《辞书研究》2001年第4期95-98,共4页方文一 
本文以同义词“抱怨”、“埋怨”为例 ,举出几部辞书对它们的分析有不一致甚至互相抵牾之处 ;指出产生这种莫衷一是的现象 ,是由于不符合语言实际。希望同义词研究要占有足够的材料 ,一切从语言事实出发。
关键词:同义词 语言实际 语言事实 辞书 不一致 符合 抱怨 现象 
“耻”和“辱”没有意动、使动之别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F04期17-19,共3页方文一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自考教材《古代汉语》(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1999年4月第14次印刷)在“同义词的辨析·(六)语法功能不同”下举到“耻”和“辱”,阐述说:“在用作动词时,两者的语法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耻’是...
关键词: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宾语 意思 动词 语法特点 语法功能 诸侯 越王 会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