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

作品数:15被引量:9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发酵突变株真养产碱杆菌生物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生物工程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补料培养提高真养产碱杆菌产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物生产强度的研究被引量:2
《生物工程学报》2001年第5期510-514,共5页蔡以滨 刘墨青 易祖华 陈琦 翁维琦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 C0 3 0 3 0 2 )&&
对Alcaligeneseutrophus进行高密度培养 ,研究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 ,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 3 羟基丁酸和 3 羟基戊酸共聚物 [P(3HB co 3HV) ]的生产强度。实验中选择使用限氮的方法积累P(3HB co 3HV) ,分别采用丙酸和戊酸为 3HV...
关键词:真养产碱杆菌 3-羟基丁酸 3-羟基戊酸共聚物 生产强度 补料培养 生物降解性 
利用糖蜜发酵生产生物降解塑料PHB的研究被引量:2
《微生物学通报》1999年第5期311-314,共4页翁维琦 易祖华 黄和容 陈琦 
由Alcaligeneslatus经单菌落分离,从中筛选到一株高效利用糖蜜产聚羟基丁酸(PHB)的优良菌株1018。在6L台式发酵罐(N.B.S)中,进行了该菌利用甜菜糖蜜和甘蔗糖蜜积累PHB的分批补料培养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糖蜜 发酵 肥大产碱杆菌 PHB 生物降解塑料 
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产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共聚物的研究被引量:7
《微生物学通报》1995年第5期271-275,共5页翁维琦 易祖华 黄和容 陈琦 
研究了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以葡萄糖为主原料,添加丙酸或戊酸,采用二步发酵积累共聚物聚β-羟基丁酸-β-羟基戊酸(PHBV)。摇瓶总发酵时间为50h,细胞干重达7-11g/L,共聚物含量占细胞干重的70%以上,...
关键词:真养产碱杆菌 突变株65-7 羟基丁酸 羟基戊酸 
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被引量:14
《微生物学通报》1995年第1期29-31,13,共4页易祖华 黄和容 翁维琦 陈琦 陈东 郑平弟 
万县飞亚企业公司的经费资助
本文对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在台式2L发酵罐中利用葡萄糖积累PHB进行了碳源和氮源补料分批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72h发酵液中细胞干重达50g/L,PHB占细胞干重的77%,糖对PHB的转化率为25%。制得的PHB...
关键词:聚β-羟丁酸 真养产碱杆菌 突变株 补料分批培养 
利用葡萄糖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菌株的选育被引量:20
《微生物学通报》1994年第6期333-335,共3页陈琦 易祖华 黄和容 
采用常规紫外线诱变处理真养产碱杆菌H16,获得高效利用葡萄糖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突变株。摇瓶发酵试验证明,突变株耐糖程度及其积累PHB的能力均优于亲株H16。PHB积累量达10g/L以上。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 葡萄糖 发酵 突变株 
微生物合成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1
《微生物学通报》1994年第5期297-303,共7页陈琦 黄和容 易祖华 
微生物合成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现状与展望陈琦,黄和容,易祖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20世纪的大半时间里人类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用合成塑料来代替从植物纤维到动物蛋白质等天然的材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今...
关键词:微生物 塑料 合成 降解 
真养产碱菌利用甜菜糖蜜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被引量:16
《微生物学通报》1994年第2期71-75,共5页文欣 郑士民 陈琦 
探讨了以廉价原料甜菜糖蜜培养真养产碱菌(Alcaligeneseutrophus)H16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可行性。对培养基优化试验表明,菌体产量可达20g/L,PHB产量达9.8g/L,糖转化率为27.5...
关键词:β-羟基丁酸 甜菜糖蜜 真养产碱菌 
L-精氨酸发酵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被引量:4
《生物工程学报》1993年第1期8-15,共8页龚建华 丁久元 黄和容 陈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2.6L自控小罐上用突变株971.1进行了L-精氨酸分批发酵,对涉及细胞群体代谢速率和代谢效率的发酵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有:(1)分析了该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类型,并提出了定量分类的'生长比速率双相比较法';(2)在实验基础上组建了L...
关键词:L精氨酸 发酵动力学 数学模型 
发酵法生产 L-精氨酸放大过程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微生物学报》1991年第6期460-465,共6页龚建华 丁久元 陈琦 郑翠凤 刘增强 
本文报道了 L-精氨酸产生菌株钝齿棒状杆菌突变株971.1继摇瓶发酵条件研究后所进行的2.6L 台式发酵罐、200L 和2000L 通用发酵罐放大试验及其工艺条件研究的结果。试验表明,发酵 pH 值及供氧强度的合理控制对提高 L-精氨酸的积累量非常...
关键词:L-精氨酸 发酵法 工艺 
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自发缺失突变体的特性及其重组质粒的构建被引量:2
《生物工程学报》1991年第4期312-317,共6页那淑敏 沈天翔 贾盘兴 门大鹏 陈琦 
用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转化钝齿棒杆菌T6-13原生质体,得到自发缺失突变体pNAT65,该质粒为2.4kb,仍带有氯霉素抗性,经物理图谱分析表明,质粒pXZ10145Sma I到Cla I位点之间的片段已缺失,仍保留EcoR I、Xba I、Bcl I三个酶的单切点。...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 质粒 缺失突变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