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营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汉娜·阿伦特阿伦特政治思想共通感显象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道德与文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以善制善——莱辛对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扬弃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9-55,共7页陈联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左派的宗教转向与社会批判范式的内在转型研究”(18BZX031)。
莱辛认为,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包含着三重困境,即契约的稳固性与政治生活之变动性之间的冲突、维系共同体内部团结的力量与分割诸共同体的力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共同体内在的分裂趋势。针对这三重困境,莱辛将人性的完善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 初级道德 终极道德 隐形共同体 
道德的三种样态——阿伦特对道德哲学的反思
《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2期73-80,共8页陈联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FZX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22)
为了反思纳粹极权主义的道德教训,阿伦特对原初的道德经验进行了分析。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她区分了三种迥异的道德样态,即分别以苏格拉底、耶稣和马基雅维利为典范的思想道德、信仰道德和政治道德。思想道德以思考者的思考经验为基础,以...
关键词:典范 思考经验  荣耀 
阿伦特心灵哲学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推进
《学术研究》2017年第12期53-59,共7页陈联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阿伦特的康德阐释研究"(16FZX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12&ZD122)的阶段性成果
自柏拉图开始,对灵魂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处理就是构建政治哲学的基础。但灵魂与心灵的区分一直未得到澄清。阿伦特认为,通过区分知性和理性以及确立理性、意志和判断力三种高级心灵能力的自足性,康德的批判哲学明确了心灵的范围和内涵。...
关键词:心灵 灵魂 政治批判 哲学 
拯救显象:阿伦特对《纯粹理性批判》的阐释
《现代哲学》2017年第2期100-107,共8页陈联营 
河南大学青年科研人才种子基金项目"朝向康德的未成文政治哲学--阿伦特的康德阐释研究"(zzjj20140094)
晚期阿伦特在现象学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显象世界理论。在对《纯粹理性批判》的解释中,她强调显象概念对康德的重要意义,认为批判哲学在形而上学领域最根本的贡献就是摧毁传统形而上学中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的二分。对康德来说,人类生活...
关键词:《纯粹理性批判》 显象 幻相 形而上学批判 
胡塞尔的人格伦理学被引量:1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3年第1期275-298,共24页乌尔里希·梅勒 陈联营 曾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青年项目(12XJC720053)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2&ZD122)的前期成果;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2-QN-043)的资助
任何伦理理论的出发点都是这样一个人类学事实:所有正常成长起来的人都必须自己引导他们的生活。这意味着他们的行为既未被本能程序化,亦未被本能决定。人类必须时时通过他们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介入实践处境的诸情境之中。即使他们发现自...
关键词:伦理学说 特定情境 核心论题 伦理理论 意志活动 这个世界 我自己 观念引导 意向性 因果关系 
近代中国学者对老子思想的政治阐释及其问题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6-9,共4页陈联营 
近代中国学者对老子思想的政治阐释可以归纳为两类,即以西学为框架的解释和以传统为框架的解释。由于近代学者没有认识到老子"自然"概念的生存论意境,这些阐释都存在某种肤浅化和简单化的问题。
关键词:老子  无为 
略论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断问题
《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S2期15-16,共2页陈联营 
阿伦特不仅从实践智慧的角度理解政治判断活动,实现了对近代唯物主义政治观的突破,凸显了共通感对于政治共同体的根本意义,更认识到反思性判断力对于当代政治理论的重要性。
关键词:政治思想 判断 显象 常识 共通感 
论基督徒的德性与公民的德性
《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24-26,共3页陈联营 
德性观念的变革反映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欧洲中世纪基督徒的德性观念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它们分别由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倡立。近代公民观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传统,而以古罗马法律公民观为基础。近代公民的德性是无根基的...
关键词:基督徒 公民 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