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相

作品数:96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增福朱良志邓雄雁汤凌云余玥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世幻相、生命实在与神性赋格——论朱辉长篇小说《万川归》对世俗人生的穿透
《南方文坛》2024年第5期168-172,共5页刘志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民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平民文学史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BZW137。
作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朱辉继承发扬了江苏作家对日常生活细致写实的传统。印象中朱辉擅写短篇小说,也因短篇小说获鲁迅文学奖,但长篇小说是另一种挑战。长篇小说《万川归》,从题目到规模看,应该蕴含了作者的文学雄心以及长期的人生...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 世俗人生 朱辉 世情小说 江苏作家 现实主义作家 人生感悟 万川 
阿多诺关于审美幻相的思考及其当代意义
《求是学刊》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王晓升 
阿多诺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现象,同时又是幻相。在这里,艺术作品通过一种精神的作用而错误地以为它达到了总体,达到了真理。面对艺术作品所出现的幻相的特征,艺术领域出现了一种实证化的趋势,艺术作品变成了一种艺术事实。于是艺术陷...
关键词:幻相 艺术作品 审美 真理 
从商品拜物教到景观拜物教——居伊·德波景观思想探赜
《池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郝星宇 朱振林 朱俊堂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23A003);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SK2023022)。
居伊·德波根据对资本主义在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形态考察,以“异轨”方式采用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的思想,创设了景观拜物教概念。德波认为,资本主义进入20世纪后半叶,不再简单依靠生产环节实现资本增殖,而是将眼光转向消费景观制...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 景观社会 宗教幻相 物性重构 日常生活革命 
初中历史课堂的幻相、真相与本相——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
《天津教育》2024年第19期34-35,共2页张荣 
课堂氛围,意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良好的教学氛围,一般表现为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主动的课堂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常常将营造热烈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课堂参与 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认知水平 初中历史课堂 教学氛围 情绪和情感 课堂氛围 提升教学效果 
金融资本主义的幻相逻辑批判
《哲学研究》2024年第7期46-54,共9页宁殿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编号22&ZD033)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资本主义进入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历史发展阶段。金融化世界既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二者之间还有一个处于变动中的“可能的世界”,当两个世界的边界由于未来时间的激活而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模糊时,未来的时间就...
关键词: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化世界 世俗化的基督性 幻相逻辑 
三段论与幻相逻辑——康德自然辩证法新探
《现代哲学》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袁辉 
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胡塞尔与康德的认识论比较研究”(19BZX084);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发展基金项目“德国哲学研究”(5001406007)。
康德自然辩证法的逻辑基础是传统的三段论推理。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同,康德辩证法不是推出真理的辩证逻辑,而是虚假的三段论推理,即幻相逻辑。它不仅存在于思辨哲学,还存在于实践哲学、美学乃至目的论等诸多领域。除二律背反外,它还有谬...
关键词:康德 三段论 自然辩证法 辩证法形式化 知识体系 
从揭示先验幻相到探寻哲学本原——施莱尔马赫对辩证法的重新定位
《学术研究》2024年第4期49-56,177,共9页周小龙 
中国博士后第72批面上资助项目“施莱尔马赫的辩证法思想研究”(2022M72368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费希特与早期浪漫派的存在问题研究”(22FZXB012)的阶段性成果。
辩证法是施莱尔马赫哲学的根基所在。他将辩证法发展成为从事哲学思考的普遍性的和根本性的工具。施莱尔马赫突破了康德在理论哲学中将辩证法界定为“幻相的逻辑”的做法,这背后是施莱尔马赫借用斯宾诺莎实体哲学突破康德哲学的二元论...
关键词:辩证法 施莱尔马赫 后康德哲学 逻辑学 形而上学 本原 
马克思对资本“幻相逻辑”的揭示及批判——基于《资本论》的文本考释
《理论与评论》2024年第2期36-48,共13页邓雄雁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资本论》的‘幻相逻辑’研究”(22GZZD03)阶段性成果。
以《资本论》为考察中心,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既有“资本逻辑”叙事,又有“幻相逻辑”揭示,后者是当前需要拓展研究的新视域。资本幻相具有独特的认识论结构,表现为一种“僭越—似真—划界”的逻辑构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幻相“必然...
关键词:《资本论》 资本幻相 僭越 划界 资本特性 
红楼梦中人——《红楼梦》读札
《天涯》2023年第4期4-25,1,共23页朱秀海 
太虚幻境将尘世比作幻境,尘世即幻境矣。太虚者也,极虚幻之谓也。太虚幻境,极虚幻之境也。以极虚幻之境比作尘世,作者、读者即换了一种眼光看浊世,浊世非但有实相,且有幻相也。浊世有幻相,人得而从之游戏也。此一设定,实为本书立础之基也。
关键词:太虚幻境 《红楼梦》 虚幻 尘世 幻相 
《资本论》的“幻相逻辑”探究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23年第8期42-51,共10页邓雄雁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资本论》的‘幻相逻辑’研究”(编号22GZZD03)的阶段性成果。
《资本论》中有一条隐秘的逻辑线索,即认识论维度的资本幻相批判,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补充。“幻相逻辑”揭示了资本幻相的“先验的结构”:资本僭越性扩张-意识形态拟真-对资本划界。具体而言,一方面,“幻相逻辑”探明了资本的认识论特...
关键词:资本幻相 先验的结构 资本扩张 划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