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杰

作品数:20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NACL低浓度耐盐性植物白腐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河北理科教学研究》《生物学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杨酸对沙打旺幼苗耐盐性的影响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18期4525-4528,共4页王宝增 韩晓光 刘玉杰 张一名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226430);廊坊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LSLY201403)
以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幼苗为材料,采用200 mmol/L Na Cl并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SA,0.2、0.4、0.6、0.8、1.0 mmol/L)的处理方法 ,通过测定沙打旺幼苗耐盐生理指标,确定外源SA对沙打旺幼苗耐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水杨酸(SA) 耐盐性 
“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条件的分析及改进被引量:2
《中学生物教学》2014年第3期56-57,共2页刘玉杰 
初中生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北师大版)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来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以淀粉为主的有机物。该实验原理简单,实验也易于操作,但学生做实验的成功率并不高,原因是教材对实验条件的描述不严谨,实验过程过于...
关键词:实验条件 淀粉 合成 绿叶 北师大版 生物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 
低浓度NaCl对非盐生植物小麦的生理效应被引量:2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王宝增 刘玉杰 
河北省科技厅指导性研究项目(07220104)
用含有0、2.5、5、10、30 mmol.L-1NaCl的Hoagland溶液处理小麦幼苗,处理4周后测定干重、K+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结果...
关键词:NACL 小麦 生长 生理效应 
低浓度NaCl对植物有益作用的研究概况被引量:7
《北方园艺》2008年第3期63-65,共3页王宝增 刘玉杰 王桂香 史振霞 
简要介绍了钠元素对植物的作用以及低浓度NaCl对植物生长有益的作用和机理。
关键词:NACL 植物 有益作用 
果胶原料(橘子皮)预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2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3期85-88,共4页刘玉杰 
为探究果胶原料预处理的最佳方法,以干橘子皮为原料,对组织捣碎、反复冻融、急热骤冷及复合磷酸盐处理四种组织细胞破碎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处理是最佳的组织细胞破碎方法,其最佳作用条件:温度90℃,静置24h,复合磷酸盐配比...
关键词:橘子皮 果胶 细胞破碎 复合磷酸盐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生物学教学》2008年第2期8-10,共3页刘玉杰 王宝增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杀虫植物资源、杀虫植物的活性物质及杀虫作用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植物源杀虫剂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南瓜制汁过程中β-胡萝卜素保存率的研究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204-207,共4页刘玉杰 
南瓜去皮的最佳条件为质量分数5%的复合磷酸盐95℃,3 min;热烫的最佳条件为0.5%柠檬酸与0.3%维生素C混合液95℃,3 min;打浆的最佳条件为m(南瓜)∶m(混合液)=1∶2.5,趁热打碎;细胞破壁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7%,时间1 h,pH值5.0,水...
关键词:南瓜汁 Β-胡萝卜素 保存率 
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测定实验的改进被引量:2
《生物学杂志》2007年第4期75-76,共2页刘玉杰 常世民 
分析了《植物生理学》修订本[1]教材中实验"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测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色素提取 分层倒置 白色浑浊 
不同品种大豆耐盐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5期4462-4464,共3页刘玉杰 王宝增 
通过对中黄13号和科丰6号2个大豆品种进行不同浓度的盐处理(01、002、00 mmol/L NaCl)后,测定其干重、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通过其生长及生理指标变化,比较2个大豆品种的耐盐性并探...
关键词:大豆 耐盐性 NACL 
酵母核糖核酸组分鉴定实验中的两点说明
《实验室科学》2007年第1期79-80,共2页刘玉杰 
在酵母核糖核酸组分鉴定的实验中,学生常对以下两个实验环节产生疑问,一是在鉴定嘌呤碱时首先要加入过量浓氨水,二是在鉴定磷酸时常无明显的蓝色物质生成。文章就此作出说明,并对后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组分 过量浓氨水 蓝色物质 说明 改进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