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胜芬

作品数:11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钟形罩》主人公美国梦英文艾滋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神州》《传承》《语文建设》《长江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医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途径探析
《学生·家长·社会》2021年第6期353-354,共2页李秋德 吉胜芬 黄文竹 
贵州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编号:校博合J字[2020]051号),贵州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的重担,课程思政是能将德育渗入各类课程、发挥全方位育人的新举措,因此,为医用高等数学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有其时代性和迫切性。本文分析了医用高等数学融入思政的必要性,从提升教师思政感悟、挖掘潜在...
关键词:医用高等数学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以兴趣催化英语教学,以教学滋养人文情怀——理工科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探微
《求知导刊》2017年第18期102-102,共1页吉胜芬 
如何提高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滋养其人文情怀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作者试图以兴趣来催化英语教学,然后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其英语知识水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其人文情怀。
关键词:理工科学生 兴趣 英美文学教学 人文情怀 
《钟形罩》的多元化叙事技巧
《语文建设》2017年第4X期17-18,共2页吉胜芬 
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是美国著名的自白派女诗人、小说家。她在作品《钟形罩》中大胆地运用交错的时间结构,试探性地对故事时间进行分解和重组,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更具凝聚力的叙述结构,不但避免了情节上的平铺直叙,还对揭示...
关键词:《钟形罩》 主人公 巴迪 埃斯特 叙事技巧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及教学策略——以172篇同题英语作文为例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年第8X期162-162,164,共2页吉胜芬 禄颖 
语料库已成为外语教学的创新工具,它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贵州理工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错误以及相应采取的教学策略,这样的错误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学习者第二语言的掌握...
关键词:语料库 英语写作 常见错误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马丁·伊登》中美国梦的破灭(英文)
《青春岁月》2016年第1期40-40,39,共2页吉胜芬 
美国梦源于美国殖民时期,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只要他努力奋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马丁·伊登》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两篇文章中主人公所渴望的美国梦的异同和美国梦破灭的根本原因,从而来说明拥有平等...
关键词:美国梦 死亡 悲剧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抗争者之歌被引量:3
《长江丛刊》2015年第31期11 15-11,15,共2页吉胜芬 禄颖 
影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因其对美国的艾滋病、同性恋与异装癖等敏感话题元素的触及,以及结合真人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励志情节吸引了诸多人的眼球。对这部影片的细致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在当今电影行业发展的语境下,对电影叙事的主体、对...
关键词:艾滋病 同性恋 异装癖 生命 
劳伦斯《木马赢家》母子形象探微——以“运气”和“金钱”两词为基点被引量:2
《传承》2014年第8期136-137,共2页吉胜芬 冯晓娇 罗秀英 
劳伦斯著的《木马赢家》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典例,为凸显西方工业社会中金钱对健康和谐人际关系的扭曲,劳伦斯把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抛向为金钱而厮杀的成年人的战场。"运气"和"金钱"是该小说的两个关键词,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对小说中的母子...
关键词:运气 金钱 母子形象 
菲茨杰拉德眼中的盖茨比(英文)
《海外英语》2014年第16期202-204,共3页吉胜芬 何芋江 欧旦阳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盖茨比的形象反映了其曲折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人在"爵士时代"的崇拜金钱、道德沦丧以及"美国梦"的彻底破灭。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说主人公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
关键词:美国梦 高层次 低层次 破灭 社会牺牲品 
角色危机及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从女性视角解读《钟形罩》中主人公埃斯特被引量:1
《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37-38,共2页吉胜芬 张薇薇 
普拉斯的小说创作有非常突出的自传性特色,《钟形罩》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她的精神自传。本文拟从女性视角解读其主人公埃斯特在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危机以及其后来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试图阐明在当时特定社会价值观下女性的悲凉处境和矛盾心理。
关键词:女性视角 角色危机 自我价值追寻 
《阿拉比》中的内聚焦:象征艺术被引量: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49-50,共2页吉胜芬 
在乔伊斯的作品中,一大艺术特色就是其对象征这一写作方法的灵活使用。《阿拉比》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故事简单却含有深刻的象征寓意,深刻揭示了20世纪初都柏林社会的精神瘫痪。本文拟从象征手法的运用来深入挖掘...
关键词:象征 梦想 绝望 现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