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玉

作品数:17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传播翻译文化身份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文学翻译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外理论动态》《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旧“族裔散居”身份的反思与文化身份的范式革命
《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5期83-94,共12页徐明玉 李艾霖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及其批评实践”(LJKR0365)。
西方霸权下的文化身份话语清晰而强大,要么放弃自我融入“集体”,要么保留自我成为“异类”,是全球化语境下族裔散居人群面临的困境。参与“种族清洗”和“寻根”的旧式族裔散居人群在历史和文化中被定位,成为流亡的他者。为了走出“位...
关键词:新式族裔散居 文化身份 差异政治 接触地带 世界主义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翻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105-107,共3页徐明玉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优势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英语翻译专业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在充分考虑翻译学科规律和特殊性的前提下,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性、职业化的翻译人才为指引,以混合式教学的“三原则”为...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翻译教学 翻译人才 
霍尔及文化身份问题的“迷思”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18-21,共4页徐明玉 
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英译作品中的文化表征研究”(项目编号:L15AYY004)。
正如霍尔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中所说,任何一个知识分子的思想"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演进和变化,它不能保证‘正确’,但却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霍尔在理论阐释的过程中呈现了一个学者开阔的眼界和格局。他对欧...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 马克思主义者 叙事立场 后身份 世界主义 族裔散居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生成轨迹被引量:3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23-128,共6页徐明玉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15AYY004)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进行文化研究,身份和文化身份始终是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在国内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身份即是认同,对身份/认同的使用和界定比较模糊和混乱。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与汉语身份对应的英文词汇ident...
关键词:身份 文化身份 霍尔 
“双创”教育背景下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以课程改革为视角被引量:3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116-117,共2页徐明玉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职业化导向下的本科笔译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编号:JG14DB381);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语言服务业需求的翻译人才评价体系设计"(项目编号:JG17DB456);辽宁省外语专项项目"基于<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践型翻译人才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编号:WYYB150180)
目前,"双创"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其本质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双创"教育虽然在国内已有近30年的历程,但很多高校翻译专业的"双创"教育仍处于过渡和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共性问题。笔者认为,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
关键词:“双创”教育 课程体系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浅谈文学作品外译中的文化表征路径——以莫言英译作品为例被引量:4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149-152,共4页徐明玉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传播视角下莫言英译作品中的文化表征研究(L15AYY004)的阶段性成果
从"文化走出去"到"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国家对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不断提出新要求。译者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需要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对作品中文化信息的呈现方式进行深入思考。"文化表征"由英国著名学者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提出,...
关键词:莫言英译作品 文化表征 文化传播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阐释及文化循环被引量:2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29-133,共5页徐明玉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15AYY004);中华文化经典作品的翻译修辞研究(L14AYY003);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2014154);沈阳师范大学重大孵化项目(ZD201513;ZD201425)
翻译"文化转向"的大潮汹涌澎湃,国内研究者尝试在这次洗礼中找到方向。"误读"理论破解了文本的权威,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读者对文本的某种"依赖"。"阐释学"打破了文本的自足性,进一步为读者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理论来源。以文化传播和循...
关键词:文学翻译 误读 阐释 文化传播 
中西方文化融通背景下的东学西渐——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影响的国内研究综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392-395,共4页李阳 徐明玉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传播视角下莫言英译作品中的文化表征研究"(L15AYY004)
禅宗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美国社会后受到热烈追捧,美国二战后的艺术更是受其深刻的影响。目前国内学界对此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章从西方禅学成果译介、文艺作品与禅宗、创作理念与禅宗三个方面入手,对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影响的国...
关键词:禅宗美学 美国战后艺术 研究综述 
文化传播中的译者选择与读者接受——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学术研讨会述论被引量:3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52-156,共5页闫怡恂 徐明玉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W2014154);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5AYY004)
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译者的选择关系到译文的读者接受程度和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其间各位专家、学者从政治词语翻译...
关键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译者选择 读者接受 
论翻译中的认知与信息重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徐明玉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职业化"导向下的本科笔译课程体系建构(JG14DB381)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省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WYYB150180)阶段性成果
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不可能脱离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对于翻译的评估都是从纯粹的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这样一来,文字或者说语言就成了研究者关注的中心,翻译随之被转化为一种静态的行为,翻译研究也就演变成了...
关键词:翻译 认知 信息重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