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玲

作品数:13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马拉默德寻找自我托尼·莫里森《店员》店员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求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文学教育》《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红字》译者主体性的比较研究
《时代人物》2023年第13期16-18,共3页丁森 石艳玲 
上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占据中心地位的逐渐变成了译文和译者。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与翻译相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观。《红字》是世界文学史上体现女性主义思想的一部重要作品,迄今为止已有几十种中译本。...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 《红字》 语言特征 翻译策略 比较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GNMT翻译对比研究——以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为例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2年第15期13-16,共4页杜程程 石艳玲 
在2016年11月,谷歌公司发布了神经网络翻译系统(GNMT),是谷歌公司开发的神经机器翻译(NMT)操作系统,这将大大提高Google译文的流利程度和准确率。GNMT和基于短语的传统机器翻译系统差别在于其采取的是端对端的机器学习结构,加之以循环...
关键词:神经网络机器翻译 概念隐喻 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隐喻翻译 语言学 
试析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校园英语》2017年第28期248-248,共1页李丹 石艳玲 
华裔美国人是美国社会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同样的,华裔美国文学也是游走于中国文学及美国文学之间的特殊文化形式。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希望借此研究能为美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融会贯通提供有价值的参...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形象 形象塑造 
《幼狮》中的个人抉择与道德嬗变
《求索》2015年第2期139-143,共5页石艳玲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都市文化视域下欧文.肖小说的主体性研究"(13DWXJ14);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工程"欧文.肖小说的伦理思想研究--以<幼狮>为例(2013B03)"
《幼狮》是欧文·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举世公认的最优秀的二战小说之一。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战争小说。它不仅出色地描述了战争,而且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为我们揭示小说中人物的人生抉择和道德嬗变提供了...
关键词:欧文·肖 《幼狮》 人生抉择 道德嬗变 
国内外欧文·肖研究述评——纪念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欧文·肖一百周年诞辰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年第2期322-330,共9页石艳玲 
“曲阜师范大学东方语言与翻译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工程”资助项目“欧文·肖小说的伦理思想研究”(2013B03);2013年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都市文化视域下欧文·肖小说的主体性研究”(编号13DWXJ14)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著名剧作家、短篇小说家、战争小说家、畅销小说家和编剧,欧文·肖在诸多方面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不失为一代文学巨匠.然而在研究“获奖作家热”的今天,肖因未获得重大文学奖项而没有得到国内外学界足够的关注.国内外对肖...
关键词:欧文·肖 诞辰 述评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
《文学教育》2012年第9期32-33,共2页李凯 石艳玲 
英国戏剧家萧伯纳(1856-1950)是一位公认的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的剧本题材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弊端和黑暗。在作品中他还竭力宣传他的创造进化学说,这种创造进化论的思想成为萧伯纳戏剧的一个普遍主题。在五幕剧《卖花女》中,萧...
关键词:萧伯纳 《卖花女》 创造进化论 
母性的再现——《湖畔女郎》中马拉默德对犹太女性的思考
《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石艳玲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C09031);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JZ200809)
《湖畔女郎》塑造了具有犹太母性的少女伊莎贝拉和对自己身份困惑的犹太青年弗里曼形象,小说超出爱情悲剧的囿限而突出了犹太文化品性。犹太女性的民族身份对男性有着特殊意义:犹太女性促使男性道德意识成长、寻求新生活的文化含义,是...
关键词:马拉默德 《湖畔女郎》 犹太女性 母性 
道德的回归,同化的悖论:杜宾的精神困惑与自我救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110-112,共3页石艳玲 
“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XJZ200809
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作品明显地表现出对犹太人生活境遇的关注,他笔下的人物无不是为求得一种道德平衡的生存而在这个错综的世界里挣扎。在长篇小说《杜宾的生活》中,传记作家杜宾通过与情人幽会来满足自己充满矛盾和苦恼...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 《杜宾的生活》 回归 同化救赎 
谈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小说理论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石艳玲 
对当代西方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米勒及其后期的解构主义小说批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作为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勒提出了小说的语言话语本体理论,认为文学文本本身是异质的多元的。
关键词:耶鲁学派 米勒 解构主义 
接受美学视角下古典诗词英译的审美再现被引量:3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57-60,共4页石艳玲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古典诗词语言具有模糊性,翻译要努力寻求与读者的"对话"和交流,要突出"隐含的读者"的接受地位,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正是诗词中的诸多未定...
关键词:接受美学 古典诗词 模糊性 期待视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