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存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僧人佛教教育质量现代教育西藏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藏学》《西藏研究》《佛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觉囊派研究的一部力作——读《他空见与如来藏》一书
《中国藏学》2014年第4期203-205,共3页许德存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和几位同事组成觉囊派寺院调查小组,乘坐一辆破旧的北京吉普车从青海的西宁出发,顺着设计的线路,第一站来到果洛州,走访了班玛和甘德两县的觉囊派寺院(包括帐篷寺)。然后从班玛顺着石渣路南下到了壤塘县,在中...
关键词:觉囊派 如来藏 力作 调查小组 北京吉普车 80年代 果洛州 壤塘县 
西藏佛教寺院内部的等级结构被引量:3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许德存 
寺院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组织形式,其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等级关系。公元8世纪,桑耶寺建成后出现了分配方面的等级差别。这是西藏寺院内部等级的萌芽。后弘期开始后,随着宗派的出现,僧人的等级差别越趋明显,以至在寺院内部形成了统治和被...
关键词:藏传佛教 寺院 僧人 等级 结构 
试析桑耶寺僧诤的焦点被引量:2
《西藏研究》2003年第4期29-34,共6页许德存 
桑耶寺辩论会 (亦称吐蕃僧诤 )是 8世纪由赤松德赞王主持召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佛法辩论会。会议在围绕如何修行成佛的问题上提出了顿悟和渐修两种方法 ,故又称“顿渐之争”。围绕这两大问题 ,双方具体讨论了“佛性论”和“观心与观行” 。
关键词:桑耶寺僧诤 佛教 佛性论 观心 观行 顿门 渐门 
西藏佛教五十年的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被引量:4
《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55-61,共7页许德存 
关键词:佛教文化 存在 平静 宗教界 缺乏 传统 勇气 反思 西藏 学术界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藏学》1999年第3期118-123,共6页许德存 
教育是传递和延续文化的主要形态,它“使文化得以继承而连贯为历史.并成为每个人作新的文化创造的基点”。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1951年以前,西藏的主要教育是寺院教育,寺院既是僧人学习、研究佛...
关键词:寺院教育 西藏教育 重要地位 现代教育 教育质量 文化创造 培养 直接影响 地方政府 社会经济 
关于西藏寺院发展的一点思考
《佛学研究》1995年第0期77-82,共6页许德存 
佛寺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载体,在历史上它曾对藏传佛教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天它又在建设西藏、发展经济的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认为,搞好西藏寺院发展,主要是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功夫。要克服传统的重来世轻现实、重神...
关键词:西藏 寺院经济 僧人 解放思想 知识分子 信教群众 适应社会主义社会 转变观念 佛教 宗教信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