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保全

作品数:53被引量:13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精神伦理高校大学文化高校管理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研究导刊》《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约性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年第4期11-14,19,共5页赵保全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大学道德纬度和大学精神培育研究"(CXZZ12-0921);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精神视域下的道德教育创新研究"(2013SJD880121);中央高校科研业务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2015YBB05)
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通约性,既有构成元素的同质性、价值指向的同向性,也有形成历史的同一性和相互关联的系统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精神的发展具有显著指引作用,大学精神对核心价值的传承践行具有积极能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伦理精神 文化根源 
大学精神浸润下的高校教师家风培育研究被引量:1
《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97-101,共5页赵保全 罗承选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大学道德纬度和大学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CXZZ12-0921)阶段成果
大学精神与教师家风存在共性,指导着教师家庭道德建设。一方面,发挥教师作为家庭核心成员的能动性,将大学精神蕴含的道德价值观植入家庭日常生活,凝聚道德共识,树立科学的生活理念和崇高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发挥职业优势承担家庭...
关键词:大学精神 道德 教师 家风 建设 
大学精神的伦理形态及其参与社会道德治理路径研究被引量:3
《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赵保全 罗承选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大学道德维度和大学精神培育研究”(CXZZ12-0921);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精神视域下的道德教育创新研究”(2013SJD880121)
大学精神是以至善为特征的伦理精神,是伦理实体和道德主体的统一,是大学道德理想和道德现实的综合体,不仅反映着大学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而且规定着大学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发挥大学精神的能动作用推进社会道德治理,一方面能够...
关键词:大学精神 伦理 道德 价值 至善 
网络文化的现代性特征研究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83-87,共5页张元 赵保全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16SJB710116);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及治理研究”(16YB029)
工具性、技术性和价值性特征是网络文化现代性最基本的属性,从价值维度和技术工具性特征来看,网络文化具有虚拟仿真、超容时效、多元共享、文化形态符号化、文化信息数字化等现代性特征。网络文化的存在方式、文化形式和文化环境具有虚...
关键词:网络文化 现代性特征 虚拟仿真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域中的大学精神研究
《煤炭高等教育》2016年第4期73-78,共6页赵保全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大学道德纬度和大学精神培育研究”(CXZZ12-092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精神视域下的道德教育创新研究”(2013SJD880121);中央高校科研业务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2015YBB05)
大学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存在三方面的不足:大学精神内涵的确定性研究不足、大学精神作用的实效性研究不足、大学精神的意识形态性研究不足。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阈出发...
关键词:大学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归属 研究走向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涵义与特征研究被引量:2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115-118,共4页张元 赵保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10015);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大学生村官研究立项课题(JSCG1618)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全面试验推进阶段。大学生村官具有时代性、乡土化、政府导向性、双重群体资格等特征。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其文化素质程度高、政策法律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等优势,促进党的方针、...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发展历程 涵义 特征 
以“德”“得”伦理倚联思想构建高校学生就业诚信体系被引量:3
《煤炭高等教育》2016年第3期54-58,共5页张元 赵保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信仰内在机理与外在行为取向对建构民族区域和谐社会的作用研究”(11BZX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美丽中国’语境下的生态责任教育研究”(13YJA710015);淮海工学院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高校网络德育生活化研究”(GJ2015-27);淮海工学院教改重点项目“跨学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实验研究”(XJG2013-1-1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得"伦理倚联思想是社会伦理价值精神合理性的生态整合点和互动点。高校毕业生须依托主体在知、情、意统一基础上内化外在的社会倡导性道德规范以成就和完善自我人格,形成高尚德性。学校建立毕业生求职诚信档案并...
关键词:“德”“得”伦理倚联思想 诚信失范 以“德”谋“得” “德”“得”相通 
大学精神作用城市道德建设的基础、困境及对策研究
《山东高等教育》2016年第3期54-59,共6页赵保全 罗承选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大学道德纬度和大学精神培育研究(CXZZ12-0921);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精神视域下的道德教育创新研究"(2013SJD880121);中央高校科研业务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2015YBB05)
从逻辑和历史的双重考察来看,大学精神与城市精神都具有特殊的道德特质,均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为重要旨归。大学与城市的密切互动,体现了两者基于美好道德生活的共同追求为大学精神作用市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从大学人的道...
关键词:大学精神 市民道德 伦理 互动 
高校管理人员精神状态研究
《大学(研究)》2015年第11期33-40,共8页赵保全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大学道德纬度和大学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CXZZ12-0921);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大学精神的意识形态性与立德树人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XSZ-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是知识共同体,也是精神共同体。大学人以理性的精神生活、鲜明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滋养和丰富着大学精神文化,并对共同体生活给予引导和熏陶,促使个体精神世界不断发展完善,具备自觉追求理想家园,超越世俗生活束缚的...
关键词:精神状态 管理人员 高校 精神生活 精神文化 共同体 理想家园 科研人员 
基于负面清单管理理念的高校改革发展被引量:5
《煤炭高等教育》2015年第5期74-77,共4页杜文博 赵保全 宋冰 
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目的在于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社会治理模式转变。根据教育部"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负面清单管理试点"的政策布局,结合清单管理与高校办学特征,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高校 负面清单管理 管办评分离 综合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