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胜

作品数:39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国民政府国民党政府中共国营经济乡村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抗日战争研究》《理论学刊》《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家治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启智与启志:“愚公移山”在近代中国的转型与传播
《人文杂志》2025年第4期98-109,共12页史可人 赵兴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16KZD021)。
近代以来,“愚公移山”故事开始脱离经典传承常态轨道,成为时人开启民智以救国的话语文本:传播层面,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思潮的变迁,该故事以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与传播,实现了突破精英阶层的民间流传。精神内涵层面,...
关键词:“愚公移山” 传统文化转型 现代化 科学主义 民族革命 
深化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赵兴胜 马坤坤 
山东大学教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研究”(编号:XYJG202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所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对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基本解决了“无处读书”和“无书可读...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学校图书馆 文化现代化 
日常生活教育与政治动员:革命年代中共妇女教材编写问题述论
《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91-103,207,208,共15页赵兴胜 段晓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16KZD021)。
革命年代,为发展妇女教育,动员妇女参加革命,特别是参加根据地和解放区建设,中共编纂、发行了一批妇女专用的教材。在实践中,这些教材逐渐形成了“从日常生活出发”的编纂思想,紧紧围绕着妇女的家庭生活、劳动生产、经济收入、身体健康...
关键词:妇女教材 日常生活 妇女动员 妇女解放 革命根据地 
历史学家如何经世致用——郑天挺的经验与意义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147-156,160,共11页胡伟 赵兴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项目编号:16KZD021)的阶段性成果。
发扬中国史学特别是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一般理论的探讨,更要重视史学家个体经验的发掘整理,以资示范与引导。郑天挺的经验就是很好的案例。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与实践具有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等特点:他“观...
关键词:郑天挺 经世致用 历史学家 学术传统 当代中国史学 
抗战时期西方观察家对中共先进性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0期90-91,共2页赵兴胜 
如何认识中共的先进性,是个集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学术、思想与方法、党内、国内与国际等诸多维度于一体的复杂而重大的问题。抗战时期西方观察家对中共领导层的考察研究为我们解读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
关键词:抗战时期 先进性 国内与国际 领导层 思想与方法 历史与现实 中共 西方 
如何认识中共的先进性?——抗战时期西方观察家的思想、实践与经验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35-45,共11页赵兴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项目号16KZD021)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认识中共的先进性,是个集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学术、思想与方法、党内、国内与国际等诸多维度于一体的复杂而重大的问题。抗战时期西方观察家通过对中共领导层的系统性访谈,对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全面性实地考察,以及多领域、多层面的...
关键词:中共先进性 中共领导层 中共党史 抗日战争 西方观察家 
文明传统·底层思维·他者视角——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选择的三个维度被引量:1
《理论学刊》2021年第4期49-59,共11页赵兴胜 胡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项目编号:16KZD021)的阶段性成果。
有关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选择及胜利原因的分析,既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1920年毛泽东的《致周世钊信》表明,要站在文明的高度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选择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1930年毛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致周世钊信》 《寻乌调查》 游击战略 政治动员 
探究历史 着眼现实——读《张海鹏论近代中国历史》的几点体会被引量:2
《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3期145-149,共5页赵兴胜 
众所周知,许多中外思想家、学术大家都强调史学研究对其他学科学术发展的基础性意义。例如,梁启超说:“历史者,普通学中之最要者也。无论欲治何学,苟不通历史,则触处窒碍,伥伥然不解其云何。”①胡适说:“我们研究无论什么书籍,都宜要...
关键词:张海鹏 基础性意义 几点体会 梁启超 探究历史 史学研究 
地方史视域下的国民党政治动员——以国立第六中学的节日纪念为例(1929—1949年)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20年第2期82-91,共10页赵兴胜 王哲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课题“中国抗日战争志”(16KZD021)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动员能力在现代政党或政权发展兴衰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地方社会的政治动员,在中小学持续推广国民党纪念日体系就是很好的例子。国立第六中学的相关历史表明,地方教育当局特别是学校在执行...
关键词:国民党政治动员 国立第六中学 节日纪念 抗日战争 地方社会 
技术路径与政治经验:近代以来日本稻作技术在华传播特点述论
《中国农史》2018年第5期63-76,共14页赵兴胜 史晓玲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课题(NCET-13-0356);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IFW1207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传统时代,中国的稻作技术曾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近代以后,形势逆转,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崛起,转而开始向中国传播先进的稻作技术,且逐渐成为中国引进该类技术的主要源头国。这个转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具有过程上的曲折性、路径...
关键词:近代中国 日本稻作技术 跨文化传播 全球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