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德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今本竹书纪年新政西周武师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泰皇最贵”书证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33-41,共9页韩玉德 
泰皇应是伏羲。秦始皇帝君臣廷议判定"泰皇最贵"的依据应可有三:首画八卦,为《周易古经》的原创者,上古诸多发明均取意于《周易古经》,与伏羲直接相关;教民结绳织网,捕鱼猎兽,成为渔祖猎宗;始画八卦,造书契,用刻画记事取代结绳之政,由...
关键词:泰皇 咸阳宫廷议 白虎观会议 《周易》 《白虎通》 
齐太公世家姓氏流变考略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55-60,共6页韩玉德 
姓氏源流是上古及三代史领域的一个重要论题。姓起源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因生以得姓";氏起源于三代,主要是周代,"胙土命氏"。姓氏的社会作用不同,姓以别婚姻,氏以辨贵贱。秦汉以降,"混氏于姓",姓氏合流。齐太公世家姓氏流变可以佐证之。
关键词:齐太公 姓氏 流变 
关于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几个问题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2-78,共7页韩玉德 
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史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要对史学研究有不变的兴趣;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深入的人生体验和百折不挠的殉道精神;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杰出的写作能力;要认真阅读原典、原著;要掌握科学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研究生教学 学习兴趣 论文写作 
学报七年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8,共2页韩玉德 
关键词:学报 回归自然 工作岗位 
论齐国政略特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91-96,共6页韩玉德 万宗喜 
太公与管仲是齐国社会发展史中的两位最具影响力的大政治家,其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带有鲜明的齐法家特色,不仅与周公、孔子等懦家有原则区别,而且与三晋法家(秦法家属于三晋法家)也有显著不同。
关键词:与时变化 君民一体 以法治国 予之为取 知人善任 
略论命相论与西汉政治被引量:3
《学术月刊》2003年第7期84-91,共8页韩玉德 
西汉王朝需要确立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权威、意识形态权威与等级秩序。司马迁生当武帝尊崇今文经及纬书谶语符命盛行时期 ,出于对现实政治的考虑 ,不得不用纬书作者的手法 ,把西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圣化为“庶圣” ,神化为“赤帝子” ;班固...
关键词:命相论 西汉 政治 刘邦 班固 纬书 王充 知命说 禀气说 纬谶学 
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8,共8页韩玉德 
本文就法治与德治的结合问题提出了三点初步意见。必须坚持法治主导、德治辅助、民主监督 ,三管齐下。官德重于民德 ,官德的优劣决定民德的好坏 ,关系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强弱与政权的得失。与当代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当代中国的法律规范与...
关键词:法治 德治 官德 民德 民主监督 治国方略 法律规范 道德规范 
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80-86,共7页韩玉德 
2001-2002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
必须坚持法治主导、德治辅助、民主监督,三管齐下。官德重于民德,官德的优劣决定民德的好坏,关系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强弱与政权的得失。与当代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当代中国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来源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同时,必须与国际接...
关键词:法治、德治、民主、官德、民德、五刑、五伦、三纲. 
吕尚——西周王朝的缔造者
《管子学刊》2002年第1期15-24,共10页韩玉德 
受传统主流政治文化儒家学说与近代疑古思潮的影响 ,史学界有尊周 (公 )抑吕 (尚 )的倾向。本文依据古代文献 ,对吕尚入周的因由时机及其“为文武师”的史迹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与辨析 ,论证了吕尚不仅是西周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
关键词:吕尚 西周 缔造者 文武师 阴谋修德 灭商之战 新政 国君监护者 
面向新世纪党建理论的创新之作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94-96,共3页韩玉德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是一部面向新世纪的党建理论的创新之作。此书立论高远,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分析深刻,内容充实,史料精确,是一部将学术性与可读性结合得很好的既有理论启迪作用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政治理论著作。
关键词:党建理论 实践指导 中国共产党 政治理论 启迪作用 充实 创新 可读性 学术性 立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