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珠

作品数:88被引量:20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公平辩证思维资本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方法论要旨
《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56-61,共6页王岩 高惠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0ZDA016)的阶段性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重视以下三大方法论要旨:通过分析数字劳动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拓新,说明只有超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程式化运用,才能推进与时俱进的学理阐释;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辩证分析,说...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话语体系 方法论 辩证分析 
马克思劳动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
《劳动哲学研究》2023年第2期1-7,共7页高惠珠 刘利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0ZDA016)
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为依据,深入揭示和说明了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是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化。文章从四个主要方面对此做了具体阐释:一是马克思揭示了劳动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二是马克思指出劳动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 深化 
以中华传统美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引量:5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张涛 高惠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20ZDA0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逻辑上具有同构性和协同性。中华传统美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价值体现在夯实思想基础、维护整体利益和构筑精神家园等方面。要通...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统文化 
论马克思理论中的自由时间与休闲——劳动理论研究的另一维度被引量: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54-160,共7页高惠珠 赵建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A016)“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
结合马克思理论中有关自由时间与休闲的论述,从新的维度对劳动理论作了探讨。认为作为马克思劳动理论创新点之一的自由时间,为休闲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休闲是个体性与社会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自由时间异化、劳动异化和休闲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自由时间 劳动 休闲 
论马克思劳动观三重意蕴之历史思维被引量: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53-64,共12页徐文越 高惠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20ZDA0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资本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性研究”(2020BKS005)。
马克思劳动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是贯穿马克思整个理论的主线,起到基石和枢轴的作用。对于马克思劳动观,可从劳动本体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三重意蕴来把握,而在这三重意蕴或三个维度中正体现了...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观 历史思维 劳动本体 劳动二重性 劳动解放 
共同富裕:劳动幸福的最高体现
《劳动哲学研究》2022年第1期123-130,共8页刘利威 高惠珠 
文章从马克思的劳动理论角度,阐述了劳以造人,劳动是人的幸福之源;劳动社会性对幸福社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于劳动之社会性的共同富裕是劳动幸福的最高体现,因为幸福是个人幸福、他人幸福、家庭幸福以及人类共同体幸福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劳动幸福 共同富裕 劳以造人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践路径探析被引量:1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169-174,共6页王岩 高惠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编号:20ZDA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习近平文化软实力思想研究”(编号:17YJC710090)。
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之需。以辩证思维破除不合时宜的“前见”遮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由之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出发,总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践...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实践路径 辩证思维 
论制度伦理视域中的劳动幸福
《劳动哲学研究》2021年第1期69-77,共9页高惠珠 薛春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0ZDA016)的阶段性成果
在现代社会,人的现实生活离不开制度伦理的引领。首先,制度存在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在制度环境中生活;其次,制度伦理具有鲜明的实践人学效应,制度伦理环境是人类社会不可逃离的生存空间;最后,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制度伦理合逻...
关键词:马克思 制度伦理 劳动幸福 人学 
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被引量:12
《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161-167,共7页王岩 高惠珠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文化软实力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7YJC71009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0ZDA016)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呈现批判立场的创新性、批判方法的辩证性、批判内容的二重性或全面性三个特点。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建设的实践方略包括:预言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必然,指出社会主义新现代性...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主义现代性 社会主义新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 新道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新时代创新被引量:4
《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7期15-20,共6页高惠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0ZDA016)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为依据,从人的本质与交往、人的发展与交往的内在关系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何以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新时代创新做了深入阐释,认为新时代交往的全球化,造就了当代人群共同体的"共命运"特征,新时代...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交往理论 马克思主义 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