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俊晓

作品数:15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萨特现象学艺术存在主义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法国研究》《贵州社会科学》《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俗、怪、丑”谈宋代审美意趣的突围
《中国美学研究》2018年第1期27-33,共7页鲍俊晓 
宋代的审美情趣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雅致高远的一面,还表现在各种文艺题材上俗、怪、丑等审美现象的广泛出现。这些和宋代城市经济的发达以及士大夫阶级的风尚都有密切的关系。面对俗文化的流行和前代文化的影响,宋人力图打破审美欣赏...
关键词:审美情趣 宋代 苏轼 梅尧臣 
萨特论现象学意向性理论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34-39,共6页鲍俊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学美学视域中想象理论的嬗变研究"(14BZX125)
胡塞尔针对以往哲学主客体分裂的缺陷,运用现象学的悬置与还原方法重新发现与世界的多重联系,意向性就是重要的构成性概念。萨特继承了胡塞尔的方法论,并对意向性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对于事物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前人的错误在于把一切...
关键词:意向性 萨特 现象学 情绪体验 
萨特的转折:从想象现象学到存在主义
《理论界》2015年第9期106-111,共6页鲍俊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4BZX12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750033)的研究成果
萨特早期以想象为中心建构了他的现象学理论,然而到了《存在与虚无》以及后期的理论中,想象却不再是中心议题。想象理论是否已被他抛弃?实际上,萨特的理论转折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二战的残酷现实使得纯理论家投入残酷的现实斗争中去,...
关键词:萨特 想象 现象学 存在主义 处境剧 
超越的自我:萨特早期现象学的出发点
《中国美学研究》2014年第2期248-263,共16页鲍俊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4BZX125);江苏省教育厅项目(编号:2013SJB750033)
萨特对于自我的构建及超越的自我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借助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但反对其先验自我,认为意识是纯粹的对客体的意向,反对用先验自我割裂意识,强调意识作为对于对象的意识其中并无自我的成分,拒绝作为主体的'我'的存在...
关键词:萨特 自我 意识 反思 超越性 
康德的想象理论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08-415,共8页鲍俊晓 
江苏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JB750033)
康德在其哲学中全面关注了想象,对想象力进行了集中阐释,肯定了想象力在其批判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纯粹理性批判》的两个版本中,康德对于想象力的论述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象力从奠基性的基本能力变成了感性直观的方式,成为知性的...
关键词:康德 想象力 知性 感性审美判断 
玄珠喻与太阳喻:象思维和相思维之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10-114,共5页鲍俊晓 
庄子的玄珠喻与柏拉图的太阳喻都是在人类早期的文明源头以譬喻的形式对形而上学的本源所作的探究。通过对言辞辩论、机智、感官等认识方式的考察,他们认为这些不能够达到最高的道。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他们对于理性、物象、...
关键词:玄珠喻 太阳喻    
怪诞的权力小丑——福柯对“于布王式的”范畴解析
《法国研究》2011年第4期19-25,共7页鲍俊晓 
作为荒诞派戏剧《于布王》的主角,于布的形象的荒谬可笑中蕴含着深层的含义,充分暴露出非理性的力量和与权力的结合造成的破坏性。福柯通过对于布王式的范畴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其历史性和现代的变化,认为这个范畴进入了现代的权力关系体...
关键词:于布王式的 权力 怪诞 行政 自由 
偶像崇拜与人的异化被引量:4
《理论界》2011年第9期84-86,共3页鲍俊晓 
偶像崇拜现象一直贯穿着人类的历史,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不同时期对于偶像崇拜的表现也和人类的历史发展是紧紧相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弗洛姆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中提到的那样:"整个异化概念在旧约的偶...
关键词:偶像 异化 圣像破坏 观念偶像 
萨特论审美喜悦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472-477,485,共7页鲍俊晓 
萨特认为与审美快感相比,审美喜悦脱离了感官的刺激,是非个人的和创造生成的过程。审美喜悦的出现是作品成功的标志,其中包含的位置性意识既是作者的观察视角,也是审美世界向人的自由的召唤。而审美价值的实现建立在审美喜悦的基础上,...
关键词:萨特 审美喜悦 艺术 自由 位置性意识 
萨特的词语观
《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34-38,共5页鲍俊晓 
萨特从童年时期就对词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把写作当成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对于他来说命名就意味着占有事物。在词语的语言特征和形象特征中,他更看重形象的作用,词语通过构成意象而参与建立审美世界。萨特认为词...
关键词:词语 写作 介入 物性 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