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邦新

作品数:13被引量:1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加利福尼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同源词台语汉语方言历史层次汉藏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研究集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语文》《方言》更多>>
所获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闽语核心词的启示
《语言研究集刊》2018年第2期168-174,65,共9页丁邦新 
文章探讨了北京话和闽语核心词的异同,检看核心词与同源词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个看法:核心词或同源词并不能准确地判断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关键词:核心词 同源词 闽语 亲属关系 
分析汉台语同源论的反面意见
《语言科学》2018年第4期337-343,共7页丁邦新 
汉台语之间是否有亲属关系到现在没有定论。丁邦新(2000,2005a,2005b,2008)认为汉台语是同源的,从方法论、构词法到基本数词都讨论过,但是对于别的学者提出的反面意见并没有加以反驳。1992年龚煌城、梅祖麟两先生发表《上古音对谈录》,...
关键词:汉台语 同源词 亲属关系 
论汉台语中辨认同源词与借词的方法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17年第5期515-521,共7页丁邦新 
汉台语之间的关系到现在没有定论,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辨认同源词跟借词。本文找到并梳理了许多关系字,据此提出几个辨认的方法,试着厘清这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关键词:原始台语 古汉语 同源词 借词 
汉字的生命
《语言学论丛》2014年第2期237-248,366-367,共14页丁邦新 
汉字源远流长,最早的文字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案,但是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没有疑问的。这么多年来文字形体有许多改变,演变的历史显示文字本身有坚强的生命力。现在在这篇短文里我想追究一下汉字的生命力究竟...
关键词:汉字 文字演变 形声字 
庆祝《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
《语言科学》2012年第6期563-563,共1页丁邦新 
杨校长、各位同行、各位同学: 这是我第一次到徐州来,两天前来到这里,我才知道江苏师范大学有一个语言科学学院,好像是国内唯一的一个语言科学的学院。在十年以前,我收到《语言科学》的信,请我做编委。我当时不知道若做编委,我...
关键词:《语言科学》 创刊十周年 师范大学 编辑部 学院 编委 
汉语方言中的历史层次被引量:11
《中国语文》2012年第5期387-402,479,共16页丁邦新 
汉语方言中的历史层次可能是语言中特有的现象,近年来引起研究者浓烈的兴趣。历史层次基本上指文白异读,一般的了解白读是白话音,文读就是读书音。除闽语以及极少数方言之外,其他方言的文白异读都是局部的、片面的,只有闽语等少数方言...
关键词:历史层次 文白异读 汉语方言 
从历史层次论吴闽关系被引量:21
《方言》2006年第1期1-5,共5页丁邦新 
我以前认为浙南的吴语方言具有闽语的底层,最近的研究显示吴闽两种方言之间确有对应的历史层次。本文增加语音和词汇的证据来加强旧说:“南北朝时代的吴语就是现代闽语的前身,而那时的北语则是现在吴语的来源。”
关键词:底层 历史层次 吴闽关系 
方言词汇的时代性被引量: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137-138,共2页丁邦新 
本文讨论如何利用方言词汇结合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给方言分区,一共举了三个例子,闽语的“鼎”字和“拍”(打)字以及粤语的“睇”字,指出词汇溯源的困难以及单用词汇作方言分区的局限。
关键词:汉语方言 方言词汇史 时代性 闽语 粤语 
说“五”道“六”被引量:8
《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1-6,共6页丁邦新 
本文是香港研究资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所资助的项目的成果(项目编号:HKUST6097/00H)。
汉语和台语之间究竟是同源关系还是接触关系尚未有定论。本文先介绍李方桂先生汉台语同源论的主要内容,然后从数目字中的“五六”两字说明台语的读法不可能是从汉语借过去的。然后利用“汉藏语同源词库”的资料,进一步拟测原始汉藏语“...
关键词:“五” 同源关系 汉藏语 台语 数目字 汉语 古音 
关于汉语词汇研究的两点建议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25-26,共2页丁邦新 王宁 戴庆厦 平山久雄 沈家煊 
20 0 4年 6月 2 6日至 2 8日 ,由中国语言学会和香港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国际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在银川隆重召开。香港科技大学丁邦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中央民...
关键词:汉语词汇 词汇系统 古汉语 方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