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才

作品数:46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六大解决三农问题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福建党史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面抗战时期中原局三次会议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长征学刊》2023年第6期99-106,共8页苏秀珍 吴玉才 
1939—1940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皖东先后召开三次重要会议,解决了中原局的思想路线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根本任务,制定了统战工作中反摩擦斗争的正确策略。这既明确了江北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又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有效...
关键词:全面抗战 新四军 中原局三次会议 统一战线 
遵循“六个坚持” 讲好思政课的“道理”
《江淮》2022年第12期15-16,共2页庞秀艳 吴玉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政课 问题导向 六个坚持 守正创新 人民至上 胸怀天下 根本遵循 
小甸集特别支部创建人群体特征探析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40-44,共5页沈婷婷 吴玉才 
淮南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寿县地区早期党组织核心人物研究——以小甸集特别支部成员为考察对象”(2019XJYB36);2016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小甸集特别支部研究”(AHSKY25016D01)。
小甸集特别支部创建于1923年冬,是安徽省最早的农村党组织,其创建人主要是寿县籍早期党员。深入探析这些早期党员的地缘背景、求学经历、主要活动和革命理想等特征发现:同乡、同窗、同行、同志是该群体表现的主要特征。地缘关系虽然是...
关键词:小甸集特别支部 创建人 群体特征 聚合 内在动因 
中共小甸集特支成立原因探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102-105,121,共5页丁志洁 吴玉才 
2016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小甸集特支研究”(AHSKY2016D01)。
中共小甸集特支诞生于1923年冬,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其对安徽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特支”在一个穷乡僻壤、名不经传的小镇建立,绝非偶然,寿春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其文化渊源,寿县人悠久的革命传统是其政治基础...
关键词:中共小甸集特支 形成 原因 
徐梦周与安徽早期党组织的建立被引量:1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1期146-148,共3页沈婷婷 吴玉才 
淮南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寿县党史人物与安徽早期党组织研究--以小甸集特支成员为考察对象"(2017-2020;2017xj29);2016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小甸集特支研究"(AHSKY25016D01)
徐梦周,安徽寿县小甸集李山庙人,1922年春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芜湖、上海等地求学,后返乡以教员身份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并与曹蕴真、鲁平阶等人创建了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以下简称小甸集"特支")...
关键词:徐梦周 安徽早期党组织 创建人 
安徽早期党支部的组织构成及其特征(1921-1927)被引量:1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0-13,共4页梁华玮 吴玉才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攻关研究项目"安徽早期党支部的组织生态与群众动员研究(1921-1931)"(2018CX053);2018年淮南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阶段性成果;2016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小甸集特支研究"(AHSKY2016D01)
在中共中央指导与结合地方社会实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安徽早期党支部,逐步形成具有基础多元化、中共中央直属化与城乡并存、乡村为主等安徽地方社会特色。尽管在实际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中央设计与地方党建、制度与实践之间的偏...
关键词:安徽 党支部 构成 特征 
安徽早期党支部的创建过程及其困境(1921-1927)被引量:2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6,共6页梁华玮 吴玉才 
2016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6D01)
中共中央对于早期党支部的制度设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明确的演变过程,尤其是中共四大召开之后,对党支部的制度设计更加细致和完善。在中共中央的指导和帮助下,安徽早期党支部逐步在寿县、安庆、芜湖等地建立起来,并形成了具...
关键词:安徽 早期 党支部 创建 困境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个维度被引量:5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21-124,共4页庞秀艳 吴玉才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7JDSZK027);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gxyq2017062);淮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2017hsjyxm28)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思政课教师是实现民族复兴"梦之队"的筑梦者,要实现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满足学生对高质量教学服务的需求和对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期待,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站稳课堂,提升教学...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教师 教学能力 政治意识 理论自觉 
寿县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与理论根基被引量:1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18-122,共5页闫莉 吴玉才 汪太云 
淮南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寿县红色文化孕育研究"(2017xj05zd);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小甸集特支研究"(AHSKY2016D01)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有着深厚的革命精神和人文传统,楚风汉韵的滋养与孕育,为红色文化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历史根基与文化底蕴;其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崇尚武功的精神是红色文化产生的重要基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农运动的结合是其红色...
关键词:寿县 红色文化 地理环境 文化传统 理论基础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意蕴被引量:1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51-57,共7页孙自胜 吴玉才 
2011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2011sk380)
理论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理论产生于对时代问题的追问,二是理论具有观照现实的能力,三是理论具有时代前沿的批判和建构功能。对时代问题的批判意识、对人的状况的普遍关注、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和改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生的时...
关键词:时代 马克思主义理论 时代性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