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丁力

作品数:3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当代《红楼梦》文化人周恩来办刊现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杂志》《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水利发展研究》《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育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各地节庆广告语中的古典诗歌分析被引量: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34-136,共3页杨莉 周丁力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广告语创作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之研究>(项目编号:13SKT09;项目负责人:杨莉)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节庆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中使用的广告语,对古典诗歌多有传承。列举了一些活动的广告语,从句式的广泛借鉴、多种诗歌手法的运用以及意境的营造等方面分析其与古典诗歌的联系,这些成功的广告语值得认识和借鉴。
关键词:广告语 古典诗歌 节庆广告语 分类列举 
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应重点完善的管理工作
《才智》2012年第32期300-301,共2页杨莉 周丁力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代码:WJ125YB098;课题负责人:杨莉
近年来,重庆市高职院校在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方面,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多管理环节的工作有待改进和提高。文章在相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分析与思考,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选修课 管理环节 重庆市 
篝火旁苍凉的吟唱——《采薇》情景教学的设计及实施步骤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108-110,共3页杨莉 周丁力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为众多《大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但多年来,由于教学方式的缺乏想象,一成不变,学生的体悟难以深入其中。文章以民间歌谣产生的一般规律为依据,通过对《采薇》原始版本产生情景的大胆推测,以"篝火...
关键词:《诗经》 《采薇》 情景教学 情景与情节设计 实施步骤 
试论《好了歌》的佛道观念及其文学表达被引量:2
《作家》2010年第18期117-118,共2页杨莉 周丁力 
《红楼梦》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和甄士隐的《好了歌·注》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特别的以佛道观念来观照特定的人生沉浮与世相变幻的诗歌作品。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即使是其中包含的被人指为"消极的虚无主义态度"的佛道观念,我们也应...
关键词:《红楼梦》 《好了歌》 佛道观念 文学表达 
鞭炮的社会心理功能探析
《文学教育》2009年第22期120-120,共1页周丁力 
鞭炮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奇观,也是一种情感的混合体。它总是以相同的面目和声音出现在一些截然相反的场合,比如有人出生了,人们放鞭炮;有人仙逝了,人们也放鞭炮。迎神放鞭炮,送鬼也放鞭炮;恶作剧时放鞭炮,表示庆贺也放鞭炮;开...
关键词:心理功能 鞭炮 社会 混合体 恶作剧 坏消息 生活 
现当代文化人藏书心态述评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6期378-378,共1页周丁力 
文化人喜欢藏书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为什么喜欢?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心态?这是一个值得揣摩的问题。文章通过辑录部分文化人谈藏书的文字,并稍加归纳与评论,以期作出一种回答。
关键词:现当代 文化人 藏书心态 述评 
项羽自刎乌江的三种解说
《文学教育》2009年第A12期101-101,共1页周丁力 
两千多年前发生的"项羽自刎乌江"事件,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汉兵追项羽至乌江,有亭长舣船以待曰:‘江东虽小,亦足以王,愿急渡!’羽叹曰:‘藉与江东子弟八千而西,今无一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关键词:江东父老 王我 鼓人 李渔 不抵抗政策 五绝诗 易中天 从古至今 历史人物 船上 
《老子》“上善若水”辨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9年第6期31-31,共1页周丁力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老子》中有几个论断非常著名。“上善若水”便是其中之一。从历史看,由此还衍生出不少也同样著名的论断,比如:“智者乐水”、“君子如水”、“女儿是水做的”等。直到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人或将其写...
关键词:《老子》 经典著作 传统文化 认同度 君子 
酒的起源及其对人生的美好渗透——部分现当代作家、诗人酒观念评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67-69,共3页周丁力 
酒,是一种人人习见,而又富含文化意味的社会存在;是一种能折射纷纭复杂的人性,呈现人间百态的奇妙的液体。数千年来,酒,出入于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对人间的七情六欲推波助澜。因此,酒之种种,在我国大部分现当代作家、诗人的笔下...
关键词:现当代 作家与诗人 酒观念 评述 
生死间动人的徘徊——苏轼悼亡词漫谈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4期32-32,共1页周丁力 
苏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所以为历代的人们所称道,一是因为题材涉及人生的一种永恒的情境;二是在于其一波三折的表现方式;三是因为充分揭示出男性对配偶的情感可以达到的浓度和深度。
关键词:苏轼 悼亡词 生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