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堂

作品数:31被引量:10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供养人佛教史供养图像敦煌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敦煌学辑刊》《社科纵横》《形象史学》《佛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工匠题记考察敦煌石窟西夏至民国时期的重修活动——敦煌石窟题记系列研究之四
《敦煌研究》2024年第5期6-19,共14页张先堂 李国 杨天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22&ZD219)。
本文系统辑录了敦煌石窟中有关画匠、塑匠、木匠等工匠题记,首次全面考察了西夏、元代、清代和民国时期敦煌石窟中重绘壁画、重修塑像和维修石窟寺建筑等重修活动,重点研究了清代乾隆末、嘉庆初和民国四年的莫高窟塑像重修活动,提出民...
关键词:敦煌石窟 题记 工匠 石窟重修 
一件敦煌考古新案例探秘——莫高窟第9窟新发现题壁《千字文》探考
《宏德学刊》2024年第1期19-35,共17页李国 张先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2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敦煌石窟历代游人题记调查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8XKG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考察了最新发现的敦煌莫高窟第9窟主室南壁题壁《千字文》遗迹这一独特而有趣的考古案例,考证分析了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以期深入揭示《千字文》在唐代广泛流传的历史文化现象,并探索复原古代学郎、营造洞窟工匠的某些生活场景。
关键词:莫高窟第9窟 《千字文》 题壁考古文献探考 
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石窟造像题材新考
《敦煌研究》2024年第3期20-33,共14页张先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石窟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21&ZD218)。
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
关键词:西千佛洞 回鹘时期 造像题材 佛教信仰 世俗化 
中国古代残损佛像瘗埋是舍利瘗埋吗?——再论中国古代残损佛像瘗埋的性质
《敦煌学辑刊》2023年第3期59-70,共12页张先堂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石窟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21&ZD218)。
本文针对在研究中国古代残损佛像瘗埋的性质问题中学术界流行的“舍利瘗埋说”提出质疑,并从二个方面论证其非,一是根据佛教义理、佛教典籍并结合考古材料证明将“残损佛像”视为“感应舍利”、将残损佛像瘗埋视同于舍利瘗埋是误解,二...
关键词:残损佛像 舍利 瘗埋 供养 
莫高窟第108窟题壁诗新考——敦煌石窟题记系列研究之一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23年第4期144-155,共12页张先堂 李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22&ZD219)。
通过对敦煌研究院馆藏莫高窟第108窟所存2首五代题壁诗真迹的考察,利用红外线照片对以往2首诗文字的误录、漏录进行了校正,考证第2首诗的作者为五代敦煌僧人灵俊,阐释了张盈润、灵俊2首题壁诗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揭示了敦煌五代文人...
关键词:莫高窟 题记 题壁诗 文学史料 
莫高窟第205窟中唐补修新探——以莫高窟第205窟西壁新识读的古藏文祈愿文为中心
《敦煌研究》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赵蓉 勘措吉 张先堂 柴勃隆 
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项目“科技和艺术结合——多光谱影像技术在敦煌壁画艺术多角度价值阐释中的应用”(19EA19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22&ZD219)。
借助多光谱紫外成像技术提供的以往肉眼未能发现或辨识的新资料,首次识读和探明莫高窟第205窟西壁的古藏文题记是九世纪前半叶的一篇祈愿文,进而结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汉文、古藏文文献,考证祈愿文的发愿人为粟特人康进达和来自擦...
关键词:莫高窟 第205窟 多光谱成像技术 古藏文祈愿文 补造塑像 
敦煌莫高窟清代题壁纪游诗研究——敦煌石窟题记系列研究之三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张先堂 李国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敦煌石窟历代游人题记调查整理与研究”(18XKG008)。
莫高窟中保存了数量不少的清代题壁纪游诗,既有官员文人之作,也有佛徒香客之作。它们表现了清代人们巡礼游览莫高窟时惊叹、赞赏、忧虑等种种情思,既反映了清代诗歌创作的状况,也反映了莫高窟的历史风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莫高窟 清代 题壁 纪游诗 
中国古代佛教三宝供养与“经像瘗埋”——兼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封闭原因被引量:4
《佛学研究》2018年第1期138-148,共11页张先堂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可谓千古之谜。自从100多年前藏经洞被发现后,世界各国的敦煌学学者一直在执着地探求解开这个谜底,为此提出了“避难说”①、“书库改造说”②、“废弃说”③、“末法说”④、“供养说”⑤等种种假说。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 藏经洞 原因 封闭 供养 佛教 古代 中国 
用匠心呵护文化遗产 让人类共享敦煌艺术被引量:3
《上海质量》2018年第6期21-23,共3页张先堂 
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二千余年的历史上,敦煌由于处于东接中原、西邻西域的"咽喉之地",不仅成为中西商业贸易的中转站,而且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佛教文化的圣地。莫高窟从公元4~14世纪,经过千年的持续营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佛教石...
关键词:敦煌艺术 文化遗产 中西文化交流 呵护 共享 人类 佛教文化 丝绸之路 
传承与创新的盛会——“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敦煌研究》2017年第6期1-8,共8页张先堂 李国 
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于2017年8月23日-25日在莫高窟举办了"敦煌论坛:传承与创新——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230多位中外学者围绕缅怀段文杰先生历史功绩、敦煌艺术传承创新、敦...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 敦煌学 研讨会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