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茨婷

作品数:13被引量:6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用选择语用能力社会网络分析汉语应用语言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与外语教学》《高教发展与评估》《现代外语》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来华学生课外社交投入与汉语语用能力的社会网络分析
《现代外语》2024年第4期528-539,共12页李茨婷 朱逸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研究”(41004997)的资助。
本研究采用汉语请求口语语篇补全任务、社会网络问卷、回溯性口头报告和半结构化访谈,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探讨3名来华国际学生课外社交投入与其汉语语用能力之间的联动机制。结果发现:1)网络平衡型和稀疏型学习者社交投入程度较高,汉语...
关键词:社交投入 社会网络分析 汉语语用能力 来华国际学生 
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学术实践与发展研究被引量: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1期92-101,共10页杨维嘉 李茨婷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项目(20171140033)“高校一流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基于‘教学学术能力’培养的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项目(2017114001)“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战略比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学术实践与学生英语水平发展密切相关,直接决定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质量。本研究基于Weston&McApline(2001)教学学术实践三阶段发展续谱论,聚焦华东某高校一个英语教研组,叙事探究英语教师教学学术实践的故事。研究发现...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师 教学学术 叙事研究 教研组 
在华国际学生个体社会网络构建与汉语语用选择研究被引量:1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1年第2期9-17,共9页李茨婷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号:2020BYY019)资助。
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和方法,考察两名在华国际学生个体社会网络构建与语用选择之间的交互变化。基于汉语语用产出、社会网络问卷、民族志访谈及观察等数据,研究发现同质化社会网络具有不同的网络密度,体现出差异性网络特征,很大...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语用选择 国际学生 
社会网络分析与应用语言学交叉研究的前瞻与路径被引量:9
《外国语》2021年第4期15-23,共9页李茨婷 任伟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0BYY019)。
在当前多语世界中,社会网络对于不同语境中的语言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引介和爬梳社会网络分析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探讨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语言学跨学科前沿研究,着重介绍相关研究设计,梳理代表性实证研究案例。本文勾...
关键词:超学科性 社会网络分析 应用语言学 
二语语用发展研究的复杂系统建构被引量:8
《外国语》2020年第3期46-54,共9页李茨婷 任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项目“卓越外语人才跨文化语用能力提升模式探索”(20181140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本文通过介绍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分析二语语用研究领域近年来采用的理论解释力和透视力的缺陷,从而论述二语语用研究应该纳入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文章尝试提出语用发展研究的复杂建构,勾勒未...
关键词:复杂动态系统 二语语用发展 语用能力 
投资模型视阈下国际学生身份认同与语用选择研究被引量:12
《现代外语》2019年第6期755-766,共12页李文栋 李茨婷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导师学术引领计划“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X01X0212018009)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基于投资模型(Darvin&Norton 2015),探究国际学生作为汉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与语用选择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采用历时追踪设计,结合角色扮演、回溯性口头报告、半结构化访谈、田野笔记等多种数据源,深度分析了11名国际学生身份认...
关键词:投资 身份认同 语用选择 国际学生 
层级视域下来华外籍教师汉语语用自主性与社会文化适应研究被引量:6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年第2期34-42,147,共10页李茨婷 张明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项目"卓越外语人才跨文化语用能力提升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8114038)和研究生导师学术引领计划"英语学院-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语用的能力提升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X01X0212018009)资助
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合作办学的深入开展,来华外籍教师面临融入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和语言使用等问题。目前相关研究多聚焦外教教学和管理,本研究则基于层级视角探究在上海高校工作的8名不同语言背景的外教在汉语语用自主性和社会文化...
关键词:层级 来华外教 汉语语用自主性 社会文化适应 
第三空间理论下二语语用能力和语用选择研究被引量:12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年第2期68-78,共11页李茨婷 任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英语国际化框架下的语用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5JJD74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依据第三空间理论(Kramsch,1993;2009),采用民族志式个案研究法,对两名在中国香港某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内地学生开展了一项历时两年的跟踪研究。本研究通过开放式角色扮演调查学生"请求"言语行为所体现的语用能力,结合刺激性后...
关键词:第三空间 请求话语 语用选择 语用能力 语用产出 
象征能力与外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定位——Claire Kramsch教授访谈被引量:1
《中国外语》2017年第6期49-52,共4页李茨婷 任伟 Claire Kramsch 
本文是对Claire Kramsch教授的访谈录,涉及她近20年来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她对外语教学、教师责任、象征能力、第三空间理论、应用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等方面的看法。她指出在当前多语、多元文化的全球化时代,外语教学的目标应从表层的...
关键词:外语教学 象征能力 第三空间 应用语言学 
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研究述评被引量:5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5期103-112,共10页李茨婷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项目"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汉语国际教师跨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20161140007);上海市Ⅰ类高峰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建设项目成果
围绕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教学方面的情况,回顾、评述和反思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在2005-2014十年间的研究动态。基于文献回顾来看,其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三个方面的内容:(1)汉语教师所持跨文化教学的理念与实践;(2)跨文化教学模式;(3...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 汉语国际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