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章义

作品数:9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高校德育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大学生社团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教论坛》《中国农业教育》《中国集体经济》《高等农业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个性化研究被引量:1
《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4S期220-222,共3页罗邻球 林章义 范启标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Hjsk2009-09)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个性化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强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客体也要注重主体,在研究客体的基础上,结合主体的个性特点运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个性化 
构建“专业+模块”的学生工作模式被引量:1
《高教论坛》2011年第1期114-116,共3页罗邻球 林章义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个性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Hjsk2009-09);海南大学管理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学院学生工作研究"(GL2009-15)
构建"专业+模块"的学生工作模式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并且实践表明"专业+模块"学生工作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专业+模块"学生工作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学生工作 模式 构建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构建被引量:2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年第6期106-107,共2页林章义 罗邻球 
《高教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 教学模式构建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学生政治辅导员 实践效果 调查报告 班主任 方案设计 
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教育艺术》2006年第11期15-17,共3页林章义 罗邻球 
高校大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向、兴趣和爱好的在校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组织。它具有参加者的自愿性、活动的趣味性、特色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环境的宽松性以及与社会联系的紧密性等特点,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而受到大学...
关键词:学生社团建设 高校 大学生素质教育 大学生社团 群众性组织 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效果 在校学生 
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被引量:6
《高教论坛》2006年第6期183-185,共3页林章义 罗邻球 
高校大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组织。本文阐述了高校学生社团在育人中的主要作用,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观念、组织、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高...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社团 建设 思考 
加强基地建设 改革管理模式 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被引量:1
《中国农业教育》2005年第4期46-47,共2页程立生 汤继红 林章义 
通过强化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和经费保障,创新毕业论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和加强实践教学检查评价,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 基地建设 管理制度创新 创新能力培养 
弘扬“两院精神” 促进学生成才被引量:1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74-76,共3页林章义 
阐述开展“两院精神”教育,对增强我校大学生的爱国热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自强不息的品格及创新、创业精神的作用。分析我校开展“两院精神”教育存在持续性不够、手段不多、资源利用不充分等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开展好“两院精神”...
关键词:教育网络 大学生 创业精神 成才 校园环境 弘扬 培养 分等 持续性 团队精神 
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被引量:13
《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第2期31-32,50,共3页林章义 罗邻球 
校园文化的内容丰富、主体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包含学校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的内涵。本文阐述了校园文化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澄清了对校园文化存在的错误认识,并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 德育 创新精神 大学生 
对大学生德育进行科学评价被引量:3
《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10期76-78,共3页罗邻球 林章义 
通过对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德育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的分析 。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 科学评价 评价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