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龙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熊去氧胆酸霍乱弧菌生物转化鹅去氧胆酸以学生为中心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水产科技情报》《微生物学杂志》《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以学生为中心 建设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被引量:5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1期81-82,共2页徐德强 王英明 胡宝龙 肖义平 
本文介绍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实验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增强大学教学的服务意识出发,通过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包括考试方法)进行改革,以及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建设高质量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 以学生为中心 
谈谈霍乱弧菌越冬问题与人虾共患病微生态研究方向被引量:1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年第3期125-125,共1页洪黎民 赵广钤 胡宝龙 屈云芳 
关键词:霍乱弧菌 越冬问题 人虾共患病 微生态 研究方向 
霍乱弧菌的越冬条件与虾类弧菌病的蔓延被引量:1
《水产科技情报》2001年第4期176-176,共1页洪黎民 赵广钤 胡宝龙 屈云芳 
关键词:虾病 弧菌病 霍乱弧菌 越冬条件 
苯丙氨酸的脱氨酶法测定被引量: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5年第3期33-35,共3页范长胜 胡宝龙 杨仁根 
方法的原理是:由某些微生物所产生的苯丙氨酸脱氨酶能使苯丙氨酸分子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苯丙酮酸。在合适的反应体系中,苯丙酮酸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呈蓝绿色,这种颜色的深浅与苯丙氨酸含量成正比,制备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
关键词:苯丙氨酸 氨基酸 脱氨酶法 分析 
固定化细胞转化熊去氧胆酸被引量:1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4年第3期94-98,共5页黄爱珉 谢仕群 周德庆 胡宝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暨南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以一株能转化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acid,CDCA)为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的厌氧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TypeAHS-10(...
关键词:固定化细胞 熊去氧胆酸 生物转化 
三株梭菌通过生物转化形成熊去氧胆酸的研究
《微生物学报》1991年第3期221-226,共6页黄爱珉 胡宝龙 周德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改进的薄层层析法定量测定了三株厌氧梭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HS-10、丁酸梭菌(C.butyrium)DL-20和LQ-29形成熊去氧胆酸(UDCA)的生物转化能力,并用正交法确定了HS-10菌株的最佳转化条件。发现该菌株在含0.2mmo...
关键词:梭菌 生物转化 熊去氧胆酸 发酵 
能转化鹅去氧胆酸为熊去氧胆酸的三株厌氧梭菌的鉴定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2期180-188,共9页黄爱珉 周德庆 胡宝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对三株能转化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为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的厌氧梭菌进行了系统的鉴定。通过电镜、API-20A数值鉴定系统、气相色谱分析和(G+C)mol%等测定表明,HS-10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厌氧梭菌 
能转化鹅去氧胆酸为熊去氧胆酸的厌氧菌的筛选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2期174-179,共6页周德庆 胡宝龙 郑宣朋 黄爱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熊胆的主要成分,也是治疗胆固醇结石的有效药物。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针筒法”,从640份土样中筛出三株具有较高转化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为UDCA能力的厌氧梭茵,并发现它们...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厌氧梭酸 
管碟琼脂块法筛选洁霉素产生菌
《微生物学杂志》1989年第1期40-42,共3页范长胜 程皆能 胡宝龙 陈力 
尽管采用人工诱变能提高微生物的突变率,但其突变率仍然很低,人们要从中筛选到自己所需理想菌株的机率则更低。因此,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筛选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产生菌 琼脂块法 菌种选育 突变率 洁霉素 单菌落 抑菌圈直径 链霉菌 管碟法 摇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