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新

作品数:26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梧州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壮语粤语壮族形容词亲属称谓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小说评论》《民族翻译》《大众科技》《梧州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左江流域壮族五色糯米饭被引量: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26-29,共4页黄美新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左江流域壮语语言文化典藏"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XYY017
五色糯米饭作为左江流域壮族的特色饮食,它整合了左江流域壮族人民的情感、信仰、道德和审美等因素,凝聚着丰富的壮族文化。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探讨左江流域壮族五色糯米饭蕴含的原始自然崇拜、审美观、祖先崇拜信仰、强身保健...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左江流域 壮族 五色糯米饭 
从天琴琴师称谓论中越边境布傣人的宗教信仰被引量: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70-75,共6页黄美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左江流域壮语语言文化典藏"(14XYY017);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
作为壮族的一个支系,布傣是古骆越人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广西中越边境左江流域一带,这一族群自称为ph6thai 2(布傣)或kn2th3(土人)。an1ti1(天琴)作为一种弹拨乐器,主要用于布傣民间宗教活动,因此,布傣的宗教神职人员也称为天...
关键词:天琴 琴师 称谓 布傣人 宗教信仰 
勾漏粤语与壮语尝试体和尝试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45-48,55,共5页黄美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左江流域壮语语言文化典藏"(14XYY01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勾漏粤语与壮语语法的比较研究"(12XYY02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桂东南粤语与壮语体貌范畴的比较研究"(14JHQ041);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重点研究基地"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
根据勾漏粤语和壮语的特点,从尝试体和尝试貌分别比较勾漏粤语和壮语的异同。分析发现,尝试貌在两种语言中的标记数量占绝大多数,因而两种语言属于貌范畴突显语言。
关键词:勾漏粤语 壮语 尝试体 尝试貌 比较 
壮语对广西大学生现代汉语习得的负迁移影响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4年第2期132-133,共2页黄美新 
2013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方言对本地大学生现代汉语习得的负迁移影响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C085);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XYY024);2013年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13LX466)
负迁移是指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错误或产生不符合目标语规则的形式,从而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现象。本文将壮语对广西本地壮族大学生在现代汉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影响进行研究,主要从声母方面探讨负迁移影响导致的错误类型,
关键词:负迁移影响 壮族大学生 汉语习得 现代 广西 壮语 第二语言习得 汉语学习 
勾漏粤语与壮语存在动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193-200,共8页黄美新 杨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YY024);广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13LX466)
比较勾漏粤语和壮语中静态存在动词和动态存在动词的体特点以及否定形式,可以发现,勾漏粤语和壮语的存在动词表示持续的客观存在时,除"有、是"动词后面不能与体标记连用外,其他的动词后要与体标记一起连用。当存在动词表示肯定的存在状...
关键词:勾漏粤语 壮语 存在动词 比较 
电影刘三姐歌词的艺术美探析被引量:1
《黑龙江科学》2013年第12期256-256,共1页黄美新 
2013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3C085)
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每一首都是朗朗上口,充满情趣,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让人久听不腻,回味无穷。究其原因,与电影中歌词独特的修辞手法有极大的关系。本研究探讨了电影刘三姐歌词中"赋、比、兴"的修辞手法,使人们更好地领略电影刘三姐...
关键词:刘三姐 歌词 艺术美 
概念整合理论下的汉语词汇教学
《大众科技》2013年第2期74-75,共2页黄美新 
梧州学院教改项目(wyjg2011B19);梧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2011B013);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汉语语言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2011JGB123)
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如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对汉语词汇进行研究。文章试从概念整合理论探讨汉语词汇教学的模式,以使汉语词汇教学有一个新的发展。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汉语词汇 教学 
从亲属称谓词看大新壮族和泰国泰族的亲缘关系
《柳州师专学报》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黄美新 
梧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2011B013)阶段成果
中外学者研究认为,壮族和泰国的泰族有亲缘关系,壮语和泰语同源。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广西大新壮语和泰国泰语的亲属称谓词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探求壮泰族曾经历的母权制、原始自然崇拜以及共同族源的语言遗迹,了解广西大新壮族...
关键词:亲属 称谓词 大新壮族 泰国泰族 亲缘关系 
壮族山歌《敬酒歌》韵律特色探析
《大家》2012年第8期98-98,共1页黄美新 
2011年梧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广西勾漏粤语与壮语词汇比较研究》(编号:2011B013)
在美丽富饶的广西壮乡,至今仍流行着一首曲调优美、旋律悠扬、情感细腻、表现力丰富、欢畅动听的歌,它就是壮族山歌——《敬酒歌》。《敬酒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与其独特的韵律特色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本文探讨壮族的《敬酒...
关键词:壮族山歌 韵律 艺术魅力 脚韵 特色 壮乡 四句体 流传 称谓词 情感 
隐性文化与汉语修辞学教学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18-19,共2页黄美新 
基金项目:梧州学院教改项目(编号:wyjg2011819)
文化潜显理论为修辞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探讨了如何使隐性文化与汉语修辞学教学相结合的问题,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进行论述。在语音方面的教学,着重以方言、音节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如何传授语音中的隐性文...
关键词:汉语修辞学教学 隐性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