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洁

作品数:18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体三维显示LED阵列信息光学三维图像三维重建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光子学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激光》《时代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导学共同体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构建——以高绩效工作系统为研究视角被引量: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张晓洁 李曦 
导学共同体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重要实践。借鉴高绩效工作系统的研究视角和理论,结合我国华东地区Z大学96个“五好”导学团队的文本数据分析,针对导学共同体的特征构建了“工作能力—工作动机—参与机...
关键词:导学共同体 高绩效工作系统 指标体系 研究生教育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之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9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年第16期5071-5078,共8页张晓洁 金若君 李济沅 王瑞 周星 沈建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该文结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相融、科学研究与工程...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课程体系 校企联培 国际交流 项目制培养 
基于文化认同的复合型学生骨干培养激励模式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163-164,共2页张晓洁 吴阳阳 
复合型学生骨干是新时期高校管理、人才培养对学生骨干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新时期,文化认同作为学生骨干培养平台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在适当的激励模式下,将进一步推动复合型学生骨干的培养.
关键词:文化认同 复合型学生骨干 激励模式 
研究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师研本共建的“党建立方”模式实践与思考被引量:6
《高校辅导员》2013年第1期53-55,71,共4页张晓洁 
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握外部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师研本共建的"党建立方"模式,有利于深化全员育人,促进人才培...
关键词:高校党建 师研本共建 创新 
浅谈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现状和公平问题被引量:4
《时代教育》2012年第3期70-70,72,共2页张晓洁 孟礁 
2001年开始我国在部分高校试行自主招生改革。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发展模式和实施情况,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并展望了未来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向。
关键词:自主招生 公平 高校 
大类培养体制下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被引量:2
《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11期63-63,共1页张晓洁 
大类培养已成为高校改革的趋势,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深入和创新发展,但也给学生带来专业选择、学业规划等方面的压力,辅导员应对此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开展学业生涯规划,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类培养 辅导员 专业指导 学业规划 
液晶器件作为全息记录介质的参数研究被引量:3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第9期1519-1522,共4页张晓洁 刘旭 李海峰 
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液晶器件(LCD)代替全息干板实时再现全息图像.LCD的相对低分辨率对全息再现像质产生一定影响.以菲涅尔全息为例,分析了LCD空间分辨率和全息条纹频率之间的关系.为保证衍射再现像分离、充分利用LCD带宽和提高系统分辨率...
关键词:计算全息 液晶器件(LCD)分辨率 全息条纹频率 再现像 
计算全息再现中LCD黑栅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光电工程》2007年第8期41-45,共5页李莎 刘旭 张晓洁 
在基于LCD再现的计算全息中,由于TFT-LCD固有的像素结构形成一个二维黑栅矩阵,其衍射作用会引入阵列分布的多个像,即黑栅效应,影响再现像的像质。通过理论推导,具体分析了LCD黑栅效应对全息再现像的影响;提出像素分解法,分别模拟理想再...
关键词:计算机全息图 液晶显示器 黑栅效应 模拟 差分比较 
无狭缝计算全息图的白光再现被引量:3
《中国激光》2006年第10期1393-1396,共4页张晓洁 刘旭 李莎 
利用彩虹全息是实现白光全息的常用方法,由于记录过程中引入狭缝使得再现像的视场非常狭小,且只有水平视差。在计算全息中模拟无狭缝记录,通过博奇编码获得菲涅耳全息图,以视频信号输入液晶板(LCD)显示,在白色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下获...
关键词:全息 白光照明 无狭缝 彩色再现像 
基于3DS MAX信息源的体三维显示技术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第11期1723-1726,共4页徐韡 刘向东 刘旭 林远芳 张晓洁 
为了在真实的体积空间内重建三维图像,利用高速旋转的发光二极管(LED)面阵列作为显示媒介,以PIC单片机为核心组成控制电路建立了体三维显示系统.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从3DS MAX软件的三维模型中获取离散的特征点信息,以光电触发器提供...
关键词:三维显示 体三维显示 3DS MAX LED面阵列 视觉暂留 单片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