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

作品数:154被引量:127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物质绿色化学分子高等教育单分子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清时教授:古人是如何发现气脉的?被引量:1
《现代养生》2019年第3期13-16,共4页朱清时 
一、真气和经络之谜多年来我一直在疑惑:现代许多人用科技手段观察不到真气和气脉、经络,为什么古人却观察到了?后来才知道,古人是用身体观察真气并发现经络的。他们的身体比我们普遍灵敏得多,而且比我们会使用。上千年的时间里,他们用...
关键词:古人 朱清时 真气 身体 经络 经脉图 现代人 
想象力让我一生受用无尽
《教育文摘》2014年第10期9-10,共2页朱清时 
我这一代人的教育经历,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幸运的:上小学时,功课不紧,有很多玩的时间,这让我能充分享受想象的乐趣;上中学时,成都街上到处都是旧书店,我当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去旧书店看书,我的很多知识都是从旧书店看来的;考大学...
关键词:想象力 招生自主权 旧书店 教育经历 小学阶段 学时 乐趣 大学 
现代科学和佛学中的宇宙本体被引量:6
《中华书画家》2014年第4期122-125,共4页朱清时 
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就开始用本体这个词,本体是什么呢?本体就是超越一切存在或现象,具有创造各种事物和现象能力的根本实体。什么是宇宙本体?西方学界所使用的宇宙本体这个概念,指的就是创造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实体。但是到了20世...
关键词:宇宙本体 
培养创新能力从原动力开始
《学子(理论版)》2013年第11期4-6,共3页朱清时 
中国现在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万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比民国时期要多上百倍。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颁奖一次,但是我们看到获奖的人还是那些80、90岁的老一辈学者。这几十年我们的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但是却很少出现拔尖的创新人才,问题到底出...
关键词:创新能力 国家最高科技奖 原动 培养 教育思想 大学生毕业 民国时期 创新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被引量:1
《群众》2013年第4期72-74,共3页朱清时 
为了说明什么是创新人才,我举一个科学界广为流传的故事。1952年,在美网纽约开了一个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阿尔弗雷茨每年都出席这个年会,主要是为了得到新思想,通过与陌生人交谈,与年轻人交谈...
关键词:培养创新人才 实验物理学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基本粒子 科学界 陌生人 年轻人 年会 
大师大在洞察力
《大学生》2012年第17期60-60,共1页朱清时 
其实创新能力并不等于知识多。世界上很多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的成果都是在二三十岁时出的.我最崇拜的法国数学家伽罗华(1811年~1832年)在作出重大发明时才20岁。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见得很多,但是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他...
关键词:洞察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础知识 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 科学家 伽罗华 数学家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被引量:2
《传承》2012年第21期90-93,共4页朱清时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在过去几十年之间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重要的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中国的教育还是没有希望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关键词:培养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小学教育 教育培养 
南方科技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教改实验被引量:1
《科学中国人》2011年第7期23-27,共5页朱清时 
"我们就是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终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现在遇到的麻烦就在于这个定位,现行的行政体制是不允许这种跨越式发展的。""探测到阻碍就是我们的成功,能化解阻碍就是我们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创新人才 培养 实验 教改 科技 南方 跨越式发展 
答“钱学森问” 议人才培养被引量:3
《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期62-62,共1页朱清时 吴德星 胡建淼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里,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一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成为教育界、知识界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近日,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
关键词:人才培养 钱学森 去行政化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培养创新人才 科学技术中心 2010年 
南方科技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教改试验被引量:3
《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第1期6-8,共3页朱清时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中国教育到底哪里出问题了?曾经,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做过改革,尝试改革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甚至引进海归人才,可是种种尝试效果都不甚明显,临到退休时我才发现。
关键词:南方科技大学 教育方法 教育体制 管理体制 人才引进 研究中心 教授治校 办学者 行政机构 香港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