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

作品数:36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心雕龙》金圣叹文学不可靠叙述文学形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评论》《石家庄学院学报》《文艺理论与批评》《天府新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风骨”的无限衍义
《天府新论》2024年第5期149-156,共8页邢继扬 李卫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心雕龙》范畴的符号学研究”(编号:18BZW001)。
“风骨”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诗学范畴之一,然而,对“风骨”这一范畴的理解却言人人殊。根据皮尔斯提出的“无限衍义”理论,“风骨”作为一个符号,是一个由再现体、对象、解释项组成的三元结构,其中解释项居于优先地位。在三元的相互...
关键词:风骨 无限衍义 古典诗学 古代文论 
《雅斯贝斯艺术家论研究》评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李卫华 
孙秀昌教授所著的《雅斯贝斯艺术家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雅斯贝斯艺术家论研究”(项目编号:13BWW003)的结项成果。同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与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相比,雅斯贝斯在中国...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雅斯贝斯 存在主义哲学 艺术哲学 内在张力 逐层深入 结项成果 艺术家 
王弼与刘勰的《文心雕龙》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72-77,共6页 李卫华(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心雕龙》范畴的符号学研究”(18BZW001)。
王弼的著作《老子注》《老子微指例略》《周易注》《周易略例》,是刘勰使用的许多概念、术语、认识论和修辞模式的重要来源。二人都关注“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由此达致最为根本的“道”。二者的区别是,在王弼看来,言...
关键词:《文心雕龙》 王弼 刘勰    
“文之道”与“文的自觉”:《文心雕龙·原道》的符号学考察被引量:1
《符号与传媒》2021年第2期39-55,共17页李卫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心雕龙》范畴的符号学研究”(18BZW001)阶段性成果。
要走出《原道》之"道"的研究困境,首先要改变提问的方式。不再纠结于"《原道》之‘道’究竟是谁家之‘道’"这样的假问题,而是要问:"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创设了一个怎样的‘道’?他是如何创设出来的?"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借鉴符...
关键词:《文心雕龙》  伴随文本 
《文心雕龙》中的佛教思想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49-57,共9页 李卫华(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心雕龙》范畴的符号学研究”(18BZW001)。
六朝时期中国文论的日益"文学化",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进程相呼应。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到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空海的《文镜秘府论》、严羽的《沧浪诗话》,诗意的灵感都被描述为"禅"。这是一个多产的文学化...
关键词:《文心雕龙》 佛教 印度诗学 
再论“文之为德也大矣”的伴随文本——兼与胡海先生商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93-99,共7页李卫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心雕龙》范畴的符号学研究”(项目编号:18BZW001)。
古籍解释征引伴随文本,不能单纯依据伴随文本自身产生的时间的先后,而应该依据伴随文本与核心文本的关系,与核心文本关系越密切的伴随文本,越应当优先。从文内伴随文本来看,"德"不是《原道》乃至整部《文心雕龙》的关键词,"文之为德也大...
关键词:“文” 伴随文本 广义文本 
中国文学批评体系的生成——《文心雕龙》与早期文献中的文学观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15-25,71,共12页 李卫华(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心雕龙》范畴的符号学研究”(18BZW001)。
对刘勰批评体系建构的探讨,是《文心雕龙》研究中最富有成效的学术领域之一。然而,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内在连贯性或系统性出发,探讨这一系统性著作的研究却明显匮乏。用这种大视野来集中审视《文心雕龙》的文学观念,会有如下发现:从...
关键词:《文心雕龙》 宗教文学观 人文文学观 教化文学观 综合文学观 
“不可靠叙述”辫正
《探索与批评》2021年第1期16-29,共14页李卫华 
“不可靠叙述”是当代叙事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指的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不一致的叙述。这一范畴在国内叙事学界误解颇多。这些误解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翻译与研究的错位。“不可靠叙述”(unreliable narration)曾被译为“不可信叙述”,这...
关键词:不可靠叙述 不可信叙述 雅克比 
历史叙事的“可信性”与“可靠性”--《文心雕龙·史传》的叙事学解读被引量:1
《探索与批评》2020年第2期44-56,共13页李卫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心雕龙》范畴的符号学研究”(编号:18BZW001)阶段性成果。
《文心雕龙·史传》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全面探讨历史叙事文体的理论文章,其中提出历史叙事的基本原则就是真实性和伦理性并重。为了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刘勰批评了前人在历史叙事中存在的“违经失实”现象,并推崇“尊贤隐讳”的史笔。...
关键词:《文心雕龙·史传》 不可信叙述不可靠叙述 
隐喻:作为语言和文学的本质被引量:2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167-174,共8页李卫华 张婷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心雕龙》范畴的符号学研究”(项目编号:18BZW001)的阶段性成果
隐喻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修辞学意义上的“微隐喻”,一是符号学意义上的“宏隐喻”。“微隐喻”指的是比喻或与比喻相关的一系列修辞格,“宏隐喻”则是人类语言乃至思维的本质。“微隐喻”和“宏隐喻”作为隐喻的两个不同层次的含...
关键词:隐喻 微隐喻 宏隐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