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韵

作品数:16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传播二氧化钒薄膜二氧化钒宽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对外汉语教学论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机双师协同写作反馈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25-37,共13页李韵 韩继宁 李雨瞳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24年全球中文教育主题学术活动计划“汉语二语混合智能学习影响因素与教学路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H24Y14);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汉语二语人机协同反馈模式构建与研究”(项目编号:2024自研-海外02)的资助。
本研究将教师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双师协同反馈应用于汉语二语写作教学,并通过学生的投入情况评估其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小组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经过三次迭代逐步改进教学活动,最终形成了双师反馈写作教学流程。文章结合活动理论...
关键词:人机双师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二语写作 学生投入 ChatGPT 
世界一流高校语言类实验室建设探究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4年第1期44-51,91,92,共10页韩继宁 李韵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互联网教育应用的适应性认知发展评估与人机协同诊断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22YFC33035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双一流”建设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和起点,而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引领学术发展的载体,在“双一流”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石,选取43个世界一流语言类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室领导力”框架,...
关键词:世界一流学科 语言类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和发展 定向内容分析 
混合弹性课程模式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实践策略研究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30-40,共11页李韵 胡晓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美国中文在线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号:22YH34C)阶段性成果;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沉浸式中文教育下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2022自研-海外1)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40个典型应用案例,对混合弹性课程模式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师资、学习者与教学环境的特点分析了其应用的可行性,总结出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推广混合弹性课程模式的四个策略,即创新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准备、增...
关键词:混合弹性课程模式 国际中文教育 可行性 策略 
红色歌曲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价值与教学策略研究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30-136,共7页杨晓琳 李韵 
本文以高校思政建设为背景,探讨红色歌曲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价值与教学策略。红色歌曲拥有超越国界的音乐魅力,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幸福的追求以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留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促进对华认识、强化友华体验、达成爱华情感...
关键词:红色歌曲 思政教育 留学生 价值 策略 
混合弹性课程模式下学生对两种讨论方式的反馈研究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112-120,共9页李韵 魏馨怡 
2020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项目“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混合弹性课程模式构建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YH01D;2021年四川大学教改项目“二语习得中的探究型学习: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同伴教学模式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U9406;2021年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混合弹性课程模式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实践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自研—海外003
本文在混合弹性课程模式中构建了两种讨论方式,即进行同伴教学的小组讨论与结合PPT展示的班级报告。针对这两种方式,本文以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学生反馈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两种讨论方式的教学效果持正面态度,不过学生也指出教...
关键词:混合弹性课程模式 讨论 反馈 对外汉语教学 
线上汉语教学中的协议讨论策略运用探索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9-15,共7页李韵 
2020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为“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混合弹性课程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为20YH01D;2020年度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为“基于探究社群模型的线上汉语协议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为2020自研-海外11
协议讨论策略有助于在线上教学中组织有意义的对话。本文以"高级综合汉语-1"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总结了在线上汉语教学中运用协议讨论策略的步骤。同时根据教师自省、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的情况,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使用破冰策略、细化评...
关键词:协议讨论 线上教学 对外汉语 
论汉语国际传播中西藏文化的价值与实践被引量:1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00-104,共5页李韵 
针对西藏文化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被动现状,文章提出加强和完善涉藏内容的教学不仅有利于西藏的对外传播,而且符合新形势下汉语国际传播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要改善现状,必须准确掌握西藏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内在层次,明确文化传承和融合两大...
关键词:西藏文化 汉语国际传播 中华文化 应对策略 
委婉情态副词的再分类研究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125-134,共10页李韵 
本文获四川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委婉情态副词研究”(项目号:2010SKQ18)支持。
本文在廓清委婉情态副词的表意功能并探明其范畴成员的基础上,从语义的角度将这部分副词进行再分类,并基于语料库对四个次类成员与语气词的同现及其内部连用规律进行了考察,从而从形式上证明了这一分类的合理性。
关键词:委婉情态 副词 次类 认知 
交互主观性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论丛》2016年第1期74-81,共8页李韵 
本文为四川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SKQ18。
语气助词、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和部分习语构式是汉语表达交互主观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了这部分词汇表达交互主观性的功能,并提出了在教学环节中进行相应内容设置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交互主观性 词汇 对外汉语教学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汉语国际传播有效性思考被引量:1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年第1期312-318,共7页李韵 胡晓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SKQ18);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四川省汉语国际推广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SC14B041)成果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自我与他人同为平等的主体,而不同主体通过中介客体进行交往和理解。这一理论在提高传播的有效性方面给予汉语国际传播以有益的启示。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汉语国际传播必须进一步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推介、文...
关键词:主体间性 汉语国际传播 跨文化传播 有效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