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伟玉

作品数:25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思语文教材高三学生宋徽宗宋词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学习》《现代教学》《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煜的“亡国”与秦观的“别离”——两首“七夕”的歌
《当代学生》2023年第12期30-31,共2页毕伟玉 
中国封建时代有过很多国君和皇帝,人们不能一一记住,但其中有些亡国之君却似乎让人印象深刻,而亡国之君中因着较高艺术品位亡国的,似乎就更夺人眼球了。套用一句现实的话,就是“都是文艺惹的祸”,如写“后庭花”歌曲的陈后主,写词写得...
关键词:后庭花 秦观 李煜 陈后主 七夕 亡国之君 南唐李后主 宋徽宗 
草木传情:彤管与芙蓉
《当代学生》2023年第8期30-31,共2页毕伟玉 TP(图) 
清代人汪赠在《<长生殿>序》中提及“是以归荑赠芍,每托谕于美人:扈茝滋兰,原寄情于君父”。这是相对屈原“楚辞”中“香草美人”传统而言的。事实上,我们确实很容易在屈原作品中找到以“香草”馈赠的例子,如《离骚》“流吾游此春宫兮,...
关键词:屈原作品 香草美人 长生殿 《湘夫人》 九歌 彤管 楚辞 杜若 
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中的“饮者”形象
《当代学生》2022年第24期44-45,共2页毕伟玉 TP(图) 
李白有两个形象为人所熟悉,一个是“诗仙”,一个是“酒仙”。《将进酒》是一篇以饮酒为题材的诗作,诗题意为劝人饮酒。以“酒”为核心意象,李白在诗篇中塑造了一个“饮者”的形象。篇目不算太长,我们先阅读一下诗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关键词:《将进酒》 核心意象 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 诗仙 饮酒 形象 
孤篇横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月”
《当代学生》2022年第22期44-45,共2页毕伟玉 TP(图)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唐诗中的地位非常高,是公认的名篇,闻一多先生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这位诗人也很神奇,他只做过很小的官,只有两篇作品传世,其中一篇就是《春江花月夜》,因着此篇,他被奉为大家。只靠一篇作...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闻一多先生 唐诗 顶峰 
宋词中的城市(一)
《当代学生》2022年第18期44-45,共2页毕伟玉 TP(图)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又引发一波宋朝热。“梦华录”此名来自《东京梦华录》一书。在北宋灭亡后,遗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都城东京的浮世风情,写下了《东京梦华录》这本笔记体著作。此书可谓是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关键词:《东京梦华录》 《清明上河图》 浮世 笔记体 宋词 文字版 孟元老 宋徽宗 
宋词中的城市(一)
《当代学生》2022年第14期92-93,共2页毕伟玉 
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时代缔造了很多盛世王朝,也出现了很多世界级的城市。无论汉唐的长安,还是两宋的汴京和杭州,以及元明清的北京,都令人印象深刻,出现在众多诗文笔记资料之中。作者们描写城市,或是赞叹盛世繁华,或是感慨今昔对比,...
关键词:今昔对比 宋词 元明清 汴京 盛世 世界级 
老杜的春天
《当代学生》2022年第10期84-85,共2页毕伟玉 
提到唐代诗人杜甫,总给人以沉重感。他是诗人中的圣人,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的诗歌忠实地记录了时代社会与个人经历。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用残损的手掌抚摩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用行的步伐追寻自己,心中那点幽微的星光。
关键词:诗人杜甫 老杜 沉重感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春天 
陆游的愤怒
《当代学生》2022年第10期86-87,共2页毕伟玉 
60岁是今天男性退休的年龄,退休后可以颐养天年,放飞自我,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者,人老了,似乎总会冲淡一些,平和一些,所谓蔼然长者。可是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62岁的陆游,既没有退休,也没有变得平和。他不仅在家乡绍兴和首都临安之...
关键词:陆游 冲淡 十三年 平和 愤怒 退休 
古诗鉴赏:情感路径的探究与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3期76-79,共4页毕伟玉 
[教学缘起]高考古诗鉴赏中分析作品的情感是基本要求,也是重要考点和题型。但现实是学生往往不能够准确分析作品的情感,除去缺乏基本的阅读素养外,就是不得其门而入,即缺乏分析作品情感的路径和方法。本案例针对此问题,以统编版语文教...
关键词:阅读素养 探究与实践 古诗鉴赏 语文教材 作品情感 明确思路 路径和方法 情感路径 
高中“双新”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探索被引量:3
《现代教学》2021年第19期10-11,共2页毕伟玉 
在“双新”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要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围绕学习任务群,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通过任务的完成,达成课程目标,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的意义。本文基于上海市上海中学的语文教学实践,梳理出语文教学的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双新” 核心素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