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拴紧

作品数:1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形象美语言美白居易性情老有所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克拉玛依学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文学教育》《宿州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柳宗元诗歌抒情艺术形式“峭”之解读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年第7期187-187,212,共2页王拴紧 
柳宗元诗歌的独特风格个性,是由丰富的内在情感和独特外在形式,以及具有个性化的抒情方式组合而成的。柳诗抒情方式的“峭”,是他诗歌创作个性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抒情形式 “哀而见峭” “幽而见峭” “景中见峭” “淡而见峭” 
情节生动 语言精妙——孙方友笔记体小说创作谈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年第1期164-164,274,共2页王拴紧 
该文为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孙方友新笔记体小说创作研究(2013BWX018)阶段性成果.
孙方友的笔记体小小说有许多创作特色,尤其是情节和语言最令人惊叹。情节以奇为主要特点,语言运用精妙,特点鲜明。
关键词:孙方友 笔记体小小说 情节 语言 
《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美
《文学教育》2012年第2期124-124,共1页王拴紧 
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宜受历史真人的局限,因为他已经是在作家、诗人头脑中"打过转"的东西。杨玉环作为一个祸国殃民的丑的历史人物,但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却是一个内在美和外在美完美结合的美的形象。
关键词:长恨歌 杨玉环 形象美 
美的载体 美的楷模——浅析《精卫填海》之美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王拴紧 
《精卫填海》是我国众多远古神话作品中的一件珍贵华美的艺术品,它刻画了完美的形象美;它具有奇特的构思想象美和极富魅力的语言美。
关键词:精卫填海 形象美 想象美 语言美 
北国秋的颂歌散文中的上品——浅析郁达夫《故都的秋》之美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第6期22-22,共1页王拴紧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所以能影响了一代代的青少年,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美质,它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良好教材。它具有整体建构的对称美;惹人心醉的“色”、“味”美;厚重的人文精神美;朴素自然的语言美。
关键词:故都的秋 对称美 色味美 人文精神美 语言美 
玲珑剔透 完美无缺——浅析《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美
《山东文学》2010年第S1期68-68,共1页王拴紧 
杨玉环作为一个祸国殃民的丑的历史人物,世人皆唾而骂之。然而她在白居易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长恨歌》中,却是一个玲珑剔透,完美无缺,外在美和内在美完美结合的美的艺术典型。从外表看,杨玉环和赵飞燕一样,是人们公认的"倾城倾国"之...
关键词:杨玉环 白居易 长恨歌 唐玄宗 完美结合 爱情悲剧 艺术典型 历史人物 内在美 外在美 
浅谈中学文言文的审美特质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102-103,共2页王拴紧 
中学语文教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美的各个领域。选入中学教材的文言文更是储玉藏珠,具有丰富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文言文 人格美 情感美 自然美 意境美 哲理美 语言美 
白居易咏老诗初探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121-123,共3页王拴紧 
白居易是唐代开宗立派的大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数量多,题材广。其中,他晚年所写的咏老诗反映了诗人健康的人生观和老有所乐的生活情趣,对研究白居易的生平和中唐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关键词:白居易 咏老诗 知足保和 吟玩性情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白居易咏老诗探析
《焦作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23-24,共2页王拴紧 
白居易是唐代开宗立派的大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数量大,题材广。晚年所写的咏老诗,反映了诗人健康的人生观和老有所乐的生活情趣,对研究白居易的生平和中唐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白居易 咏老诗 知足保和 吟玩性情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解读语文教师教学活动之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5期112-113,共2页王拴紧 
关键词:语文教师 教学活动 解读 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基本功 教学过程 知识教育 中学 语文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