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认识论客体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社会科学》《现代哲学》《开放时代》《理论动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40年实践的若干哲学思考
《理论动态》2018年第36期F0001-F0001,2-18,共18页王永昌 
改革开放走过风雨40个年头了。这40年,可以说是一个狂飙突起、激越奋进的时代,是一个催发中国巨变、影响世界进程的时代。撬动这个时代诞生的杠杆,便是当年那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关键词:改革开放 学思 实践 真理标准问题 大讨论 
论人的实践创造本质
《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26-31,共6页王永昌 
人是自由自觉活动着的动物。因此,人在不断地认识、解释和塑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和塑造自我。而且,人外向世界的活动和内向世界的活动是彼此相关、内在统一的。这种相关的统一性就表现在:人既按照外部世界的...
关键词:人的本质 创造活动 人的实践 创造本质 实践活动 自为性 人的世界 人之为人 意识性 自由自觉 
十年来认识论研究和发展述评
《江海学刊》1989年第3期103-110,共8页夏甄陶 王永昌 
10年来认识论研究重点由传统认识论的客体性原则逐渐转移到了主体性原则和主体与客体相关性原则,并在诸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在认识论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视野和领域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就研究课题而言,主体性问题、认识的客...
关键词:认识论研究 主体性问题 述评 社会功能 相关性原则 主体与客体 客体性原则 传统认识论 
世界的统一性:主体—客体的双向对象化——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种新思考被引量:1
《现代哲学》1989年第1期16-19,共4页郝立新 王永昌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科学地考察这一问题,是深入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本质的首要前提。一、世界的统一性不等于还原性按照传统的理解,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就是世界产生和存在的本原问题,即把世界还原为一种不能再还原的...
关键词:客体 性问题 实践唯物主义 差异性 实践活动 错误表 思维 世界统一性 双向对象化 现实世界 
关于代价的理论思考
《广州研究》1988年第7期21-25,共5页王永昌 
“代价”是客观事物、尤其是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必然现象。合理的代价是事物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内在的、必然的环节和必要的前提。在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研究“代价”问题日益显得迫切和意义重大。笔者在《论代价》(载《文...
关键词:代价 发展过程 客观事物 改革开放 改革过程 主体人 社会历史 社会进步 正确看待 问题 
哲学本体论上的革命
《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58-58,共1页郝立新 王永昌 
实践唯物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最根本的不在于它的辩证性,而在于它对世界的总体图景的把握上,即完成了本体论上的革命变革。任何一种完整的哲学形态,都要为人们提供它所描绘的世界总图景。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 哲学本体论 旧唯物主义 革命变革 世界图景 哲学形态 辩证性 实践活动 总体图 现实世界 
“价值王国”里的新探索——读李德顺的《价值论》
《人文杂志》1988年第5期43-49,共7页王永昌 
最近,李德顺同志推出了自己的新成果:《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这一凝结着作者数年辛劳汗水的力作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哲学界的价值论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思想基础。笔者读了《价值...
关键词:价值论 哲学界 主体性 认识论 启示 读后感 王国 客观性 思维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自由观(下)
《人文杂志》1988年第2期34-38,共5页王永昌 
第五、自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自由作为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关系角度揭示自由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主观因素 客观条件 实现过程 关系角度 科学自由观 客体 自由王国 主体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研究实践规律,发展实践认识论被引量:1
《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48-54,共7页王永昌 
当代中国是一个全面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时代。对改造和建设世界的实践规律的认识论研究,日益显得重要和紧迫起来。本文从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论启示入手,依据客体的主体化与主体的客体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等...
关键词:认识论问题 实践认识论 实践活动 实践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改造世界 主体化 有中国特色 当代中国 伟大实践 
论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浙江学刊》1987年第6期4-10,22-2,共9页王永昌 
以往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谈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出现偏差和失误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足够发达的生产力应该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生产力的发展也构成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动力、任务和目的,是衡量社会主义的最高...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标准 发展生产力 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 生产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生产力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